序号 |
技术领域 |
成果名称 |
依托单位 |
1 |
新材料 |
石墨烯导电材料在纳米/分子电子器件中的应用 |
北京大学 |
2 |
医药健康 |
天然产物中抗帕金森病相关基因α-突触核蛋白损伤先导化合物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
3 |
新材料 |
氢高效清洁制备和利用中的纳米催化材料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4 |
智能装备 |
超分辨率显微成像新探针和新方法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5 |
医药健康 |
人源和猴源成纤维母细胞转分化直接诱导为神经干细胞 |
北京市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 |
6 |
医药健康 |
FAM3A/FAM3B在2型糖尿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 |
北京大学医学部 |
7 |
医药健康 |
肿瘤诊疗新型纳米材料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8 |
医药健康 |
介孔氧化硅纳米材料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
首都医科大学 |
9 |
新材料 |
高性能柔性电解质的合成及其在固态锂电池中的应用 |
北京科技大学 |
10 |
新材料 |
低铂高活性新型铂钛电极 |
北京工业大学 |
11 |
医药健康 |
新型可注射明胶微冰胶辅助干细胞治疗椎间盘退变 |
清华大学 |
12 |
医药健康 |
EphB4受体特异性PET多肽探针在肿瘤分子的显像 |
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
13 |
新材料 |
石墨烯负载超细铂肤型纳米合金粒子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氧还原性能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14 |
新材料 |
动力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用新型自修复粘结剂的设计及制备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15 |
智能装备 |
光谱响应范围可调的倍增型有机/钙钛矿光电探测器 |
北京交通大学 |
16 |
医药健康 |
间充质干细胞亲和多肽生物学机制及其在构建水凝胶组织工程软骨支架的应用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17 |
新材料 |
新型功能吲哚方酸菁的设计合成、分子组装及荧光分子探针 |
北京化工大学 |
18 |
节能环保 |
基于离子液体的沼气脱碳节能新技术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19 |
新材料 |
聚合物熔体微分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可控制备原理与方法 |
北京化工大学 |
20 |
医药健康 |
无创血糖监测技术及心梗脑梗急重病风险实时预警预测技术 |
北京大学 |
21 |
智能装备 |
非对称双腔结构全保偏一体化光纤激光器 |
北京交通大学 |
22 |
智能装备 |
面向公共安全的智能视频监控关键技术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23 |
智能装备 |
基于NiO纳米线的光电效应与紫外光电探测器件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24 |
医药健康 |
细胞微环境成像检测方法建立与脑分区稳态系统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25 |
医药健康 |
“四位一体”共递送的纳米药物提高肿瘤治疗效果和降低毒副作用 |
北京大学 |
26 |
医药健康 |
肿瘤精准诊疗的整合素αvβ6靶向多功能分子探针 |
北京大学 |
27 |
智能装备 |
基于生物信息反馈的上肢康复机器人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28 |
节能环保 |
高效节能红外辐射陶瓷材料的制备新技术及其辐射节能机制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29 |
医药健康 |
高特异性靶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造影剂的研制 |
北京大学 |
30 |
智能装备 |
用于超痕量有毒气体现场快速检测的微型质谱仪高灵敏真空离子源的研制 |
北京理工大学 |
31 |
智能装备 |
宽温度纳米级细颗粒物稀释、采集与计数检测系统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32 |
信息技术 |
大型城市地震及其次生灾害高真实感模拟系统 |
清华大学 |
33 |
新材料 |
高性能WC基防护涂层的关键制备技术 |
北京工业大学 |
34 |
节能环保 |
光催化防霾自清洁涂料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35 |
新材料 |
基于离子液体的生物质溶解分离及转化合成生物汽油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36 |
节能环保 |
锂浆料储能电池技术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37 |
智能装备 |
适应从低到高反射率物体的高精度光纤激光位移及大台阶高度传感器 |
北京交通大学 |
38 |
智能装备 |
水下机动型滑翔机器海豚的仿生设计与控制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39 |
智能装备 |
芯片瞬态温升与散热热阻构成分析仪器研究及应用 |
北京工业大学 |
40 |
智能装备 |
用于有害气体泄漏检测的宽波段非制冷焦平面热成像关键技术 |
北京理工大学 |
41 |
医药健康 |
基于分子识别的肺炎多糖结合疫苗的制备及其免疫学性质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42 |
信息技术 |
多方式出行链协同机理及公交一体化关键技术 |
北京工业大学 |
43 |
人工智能 |
面向5G增强/虚拟现实及通信与计算融合的移动边缘计算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44 |
节能环保 |
新型紫外/臭氧联合高级氧化装备在难降解工业废水及爆炸应急事故中的成功应用 |
清华大学 |
45 |
智能装备 |
微纳级高低温半导体光/电特性三维检测仪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46 |
电子信息、先进制造 |
芯片瞬态温升及散热系统热阻构成测试仪 |
北京工业大学 |
47 |
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 |
超高时空分辨微型化双光子在体显微成像系统 |
北京大学 |
48 |
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 |
超灵敏海森结构光超高分辨率显微镜 |
北京大学 |
49 |
新材料及其应用 |
宽温度纳米级细颗粒物稀释、采集与计数检测系统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50 |
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 |
肿瘤精准诊疗的整合素αvβ6靶向多功能分子探针 |
北京大学 |
51 |
新材料及其应用 |
高性能纳米结构WC基涂层的关键技术及控制机理研究 |
北京工业大学 |
52 |
新材料及其应用、新能源与高效节能 |
全钒液流电池专用质子传导膜制造技术 |
清华大学 |
53 |
新能源与高效节能 |
PEM水电解制氢 |
北京科技大学 |
54 |
新能源与高效节能 |
车用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研发 |
北京科技大学 |
55 |
新材料及其应用 |
基于NiO纳米线的光电效应与紫外光电探测器件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56 |
新材料及其应用 |
聚合物熔体微分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可控制备原理与方法研究 |
北京化工大学 |
57 |
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 |
前列腺癌特异性PET探针的研发及临床 |
北京肿瘤医院 |
58 |
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 |
肿瘤精准诊疗的整合素αvβ6靶向多功能分子探针 |
北京大学 |
附件:
京ICP备05060936号-2 | 京公安备11040202500067号
本网站尚处于试运行阶段,部分内容和功能正在完善中,敬请广大网友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