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指数客观、全面评价中关村示范区的创新发展,被誉为中国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中关村指数”包含创新引领、双创生态、产业发展、开放协同、宜居宜业5个一级指标,11
个二级指标,35个三级指标,直观有效刻画中关村创新发展的新动态、新特点、新趋势。
综合指数329.4,较上年提升19.9个点,体现出中关村示范区稳中有进的总态势。五个一级指数中,创新引领指数478.0,较上年提升72.2个点,
增长最快;产业发展指数262.8,较上年提升17.2个点,回升向好;双创生态指数477.9,较上年提升12.2个点,平稳增长;开放协同指数303.4,
宜居宜业指数124.6,与上年基本持平。
-
100.0
2013
-
114.2
2014
-
153.4
2015
-
164.7
2016
-
200.9
2017
-
218.4
2018
-
222.4
2019
-
251.3
2020
-
287.8
2021
-
309.5
2022
-
329.4
2023
聚焦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
原始创新策源能级实现新提升
中关村示范区聚焦服务科技强国建设,持续加快战略科技力量培育,推进重大科技设施建设,
在基础前沿研究和关键战略技术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科技创新效能不断提升。2023年,
中关村创新引领指数快速增长,达478.0,较上年提升72.2个点。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构筑新优势
中关村示范区不断巩固产业发展基础,持续壮大优势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未来产业,加快形成创新型企业梯队,持续积蓄新动能,
不断提升支撑首都高质量发展能力。2023年,中关村产业发展指数回升向好,达262.8,较上年提升17.2个点。
专业化服务体系加快完善,
硬科技创新创业孕育新动能
中关村示范区围绕创新创业全生命周期发展需求,加速整合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资源,集聚了一批高水平专业化服务平台和机构,硬核科技成果孵化转化效能不断提升。
2023年中关村双创生态指数稳步向上,达477.9,较上年提升12.2个点。
京津冀协同创新深入推进,
国际创新合作开拓新空间
中关村示范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全球创新网络关键枢纽,国际拓展稳步推进。2023年,
中关村开放协同指数达303.4,受国际形势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略有小幅波动。
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加快推进,
高品质园区建设取得新成效
中关村示范区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落实《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加快一系列改革举措落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园区品质持续提升。
2023年,中关村宜居宜业指数走势较为平稳,达124.6,较上年提升0.5个点。
- 创新引领
指数
- 中关村产业发展
指数
- 中关村双创生态
指数
- 中关村开发协同
指数
- 中关村宜居宜业
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