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北京市未来产业先导区启动仪式在海淀区中关村壹号成功举办。北京市率先在海淀区、昌平区启动创建市级未来产业先导区,标志着北京全力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的未来产业创新生态。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海淀区人民政府、昌平区人民政府等相关领导出席活动。
海淀区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要聚焦未来信息一个主赛道、未来制造和未来空间两个副赛道,覆盖174平方公里,发挥突出作用,做强创新源头,培育横纵协同的科技创新链和企业成长链,力争成为全国示范作用的模式先导和未来产业发展引领区。昌平区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构建以未来健康为主赛道、未来制造和未来能源为副赛道的产业发展格局,覆盖180平方公里,探索新场景新应用,力争形成一批标志性产品,培育一批特色化企业。
启动会后,北京市“创赢未来”2025年度项目公开路演·未来空间专场活动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中关村科学城管理委员会主办,北京工业发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有限公司、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关村壹号承办。
本次路演活动面向未来空间领域,聚焦商业航天和卫星网络细分方向,邀请近50家市区政府引导基金和市场化私募股权基金、金融机构以及近20家孵化器、创新企业等各方资源广泛参与,持续打造涵盖资金、基金、信贷产品、孵化培育于一体的投融资服务平台,为投资机构和企业搭建了深入对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桥梁,更好地支撑未来产业领域潜力企业成长,推动创投机构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引导社会资本更多投向未来产业领域和创新型企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也将对通过公开路演遴选的未来产业早期创新创业项目给予不超过100万元奖励。
近年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会同相关部门,探索“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通过常态化项目挖掘机制、企业跟踪培育机制、金融投早投小机制以及全要素投入机制,助力形成体系化布局、多元化创新、全周期保障、集群化发展的产业特点。下一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将持续聚焦产业不同阶段、不同需求,优化人才、资金等产业要素配置,加大对产业精准支持,构建坚实的产业发展保障体系。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