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Center fo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CIDEG)和自然科研(Nature Research)团队联合开发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Global Innovation Hubs Index,以下简称GIHI),自2020 年开始逐年跟踪全球创新发展最新趋势。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4(GIHI2024)继续秉承“科学、客观、独立、公正”的基本原则,从科学中心、创新高地、创新生态三个维度,综合评估国际科技创新城市的发展态势,为政策制定者、企业家和实践者提供参照依据。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评估的概念模型

GIHI 指数综合排名

排名结果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排名前 100 城市 (都市圈)
测算结果显示,GIHI2024综合排名前十的城市(都市圈)依次为:旧金山-圣何塞、纽约、北京、波士顿、伦敦、粤港澳大湾区、上海、巴黎、东京、巴尔的摩-华盛顿。
旧金山-圣何塞
纽约
北京
波士顿
伦敦
粤港澳大湾区
上海
巴黎
东京
巴尔的摩-华盛顿
综合中心得分
科学中心得分
创新高地得分
创新生态得分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排名前100城市(都市圈)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前20城市(都市圈)发展模式图

综合科技创新实力而言,旧金山 - 圣何塞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中位列第一,实现五连冠,综合得分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都市圈);纽约得分 91.88 蝉联亚军,北京得分 89.28 位列三甲,波士顿和伦敦分列第 4 位和第 5 位。
其余综合得分排名前 20 的城市(都市圈)分别为粤港澳大湾区、上海、巴黎、东京、巴尔的摩 - 华盛顿、首尔、新加坡、洛杉矶 - 长滩 - 阿纳海姆、慕尼黑、西雅图 - 塔科马 - 贝尔维尤、芝加哥 - 内珀维尔 - 埃尔金、 教堂山 - 达勒姆 - 洛丽、圣地亚哥、阿姆斯特丹、都柏林。综合 2022-2024 三年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评估结果发现,旧金山 - 圣何塞、纽约、北京持续位列前茅,展现出强大和颇具韧性的综合创新能力。

微型科技创新中心

GIHI2024继续对人口规模小于100万的微型科技创新中心城市(mini-hub)展开评估。不同于大多数城市,微型科技创新中心城市“人口体量小”、“创新能量大”。从排名角度来看,由于GIHI指标体系的规模性指标居多, 这些城市并不适合纳入总排名,因此单独排名。本次共有12个mini-hubs进入榜单,对比2023年榜单增加了奥斯陆。除了耶路撒冷位于亚洲,其余11个mini-hubs均位于欧美地区,分属于美国、瑞士、德国、荷兰、英国、 挪威。

科学中心综合分析

科学中心方面,欧美城市凭借深厚基础持续领先,亚洲城市展现出蓬勃活力。美国城市(都市圈)在科学中心整体排名中表现突出,在知识创造方面展现出巨大优势,持续引领全球学术前沿。中国城市(都市圈)的快速崛起尤为突出,顶尖城市位列第一梯队,一批新兴城市排名上升。
纽约
北京
波士顿
旧金山-圣何塞
粤港澳大湾区
巴尔的摩-华盛顿
伦敦
巴黎
上海
洛杉矶--长滩-阿纳海姆
科学中心得分
科技人力资源得分
科研机构得分
科学基础设施得分
知识创造得分

创新高地综合分析

创新高地方面,全球经济持续稳健复苏,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城市技术赋能优势显著。头部城市科技创新迸发活力,高技术制造业企业市值普遍实现了正向增长。 美国依然是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创新领先企业领跑全球。亚洲地区在新经济行业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方面表现较为突出。
旧金山-圣何塞
北京
纽约
东京
粤港澳大湾区
首尔
都柏林
波士顿
西雅图-塔科马-贝尔维尤
上海
创新高地得分
技术创新资源得分
创新企业得分
新兴产业得分
经济发展水平得分

创新生态综合分析

在创新生态方面,亚洲的领先城市因海外投资和融资的强劲增长,快速提升其全球排名。全球航空旅行需求持续回升,国际科创中心城市专业人才流入量显著增长。 在全球资本流动与风险投资整体持续下降的态势中,新兴市场因全球供应链的重新布局,从而表现出较高的资本流动性和市场韧性。
伦敦
旧金山-圣何塞
纽约
上海
新加坡
粤港澳大湾区
波士顿
巴黎
北京
阿姆斯特丹
创新生态得分
开放与合作得分
创业支持得分
公共服务得分
创新文化得分

结语

在全球创新版图中,欧美城市领先优势依然存在,亚洲城市在科学中心和创新生态方面增长势头强劲。头部城市的竞争态势深化,创新高地和创新生态排名角逐激烈。湾区集群优势凸显。前20城市呈现4种发展模式, 其得分形态特征表明科学基础创新能力是领先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主流驱动力。微型科技创新中心涌现出一批 “特长生”, 通过发挥特定领域的显著优势作用推动创新。

全球经济面临多重挑战与机遇的交织,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将在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促进人类福祉和应对全球挑战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不确定因素推动全球化的深度调整,全球面临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供应链重组、气候危机和能源转型等挑战。 新兴技术的快速崛起正在为经济复苏与转型提供强劲动能,特别是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绿色科技等。未来全球经济的增长将依赖于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与跨国合作,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将在这一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引领科技突破、强化供应链韧性建设以及参与全球治理与合作,推动全球经济在不确定性中焕发活力。 需要指出的是,全球创新网络是动态演进的,指标体系仍需持续优化、改进。我们诚挚地邀请全球创新评估者、实践者和政策决策部门关注本报告并提出建议或意见。

下载GIHI2024中文报告

相关信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