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领域的一项纪录再次被打破:美国波士顿量子计算初创公司QuEra建造的新型量子计算机拥有迄今数量最多的逻辑量子比特——达到48个,是此前逻辑量子比特数量的10倍多。团队估计,完全容错或无错误的量子计算机将需要数千个逻辑量子比特。
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联合北京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五岳量子计算云平台——恒山光量子算力平台”近日上线。量子计算机往往被用来解决高复杂度、大规模且有巨量算力需求的问题。
量子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罕见的现象,这种现象可能是在量子设备中创造一个在绝缘体和超导体之间切换的“完美开关”的关键。超导体和绝缘体,零电阻和无限电阻,也能在同一种物体上奇妙共生。找到转变的规律,人类就成为真正的“魔术师”,稍做刺激,便能让电阻发生数量级变化。
该研究成果首次将量子非局域性、量子安全算法和零知识证明三个不同的领域结合起来,大幅提升了零知识证明的安全性,其中构建的面向公众的随机数服务在密码学、彩票业和社会公益等领域有着重要的潜在应用。
“扎根北京亦庄这片创新沃土,我们将继续围绕量子科技芯片化,在量子科技的根技术上全力钻研,做出了一系列的关键技术突破,进而带动整个量子科技应用模式的创新。
南方科技大学、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教授范靖云,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副研究员李正达,南方科技大学研究助理教授毛亚丽与合作者,首次研究获得关于多个物理观测量联合测量的紧致约束关系,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教授Mark Saffman表示,在评估Atom Computing的量子计算机前,该公司需要公布量子计算机工作的更多细节,如可以使用多少量子比特进行逻辑运算等。
由本源量子计算(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源量子)完全自主研发的本源SL400国产稀释制冷机成功下线。据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张俊峰介绍,该稀释制冷机降温时间在40小时内、升温时间在24小时内,可满足超导量子计算在极低温运行环境下快速回温的需求,已达到国际主流产品水平。
韩国、日本、西班牙和美国等国科学家在5日出版的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通过从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的尖端发射微波信号来控制钛原子,使这些钛原子执行了量子计算。量子计算是一种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调控量子信息单位进行计算的新型计算模式,即利用量子叠加和纠缠等物理特性,以微观粒子构成的量子比特为基本单位,通过量子态的受控演化实现计算处理。
一旦物质的大小达到百万分之一毫米级别。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 “对玻璃非常感兴趣”的阿列克谢·叶基莫夫终于在有色玻璃中创造出依赖于尺寸的量子效应,其颜色来自氯化铜纳米颗粒,他的研究证明:颗粒尺寸确实会通过量子效应影响玻璃颜色。此刻,量子点正在前所未有地为人类服务,未来还将在柔性电子设备、微型传感器、超薄太阳能电池和量子加密通信等领域作出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