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迎来了监管新规。其中明确规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应履行网络信息安全义务,生成内容应按规定进行标识,在提供、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时不得侵害他人肖像权、隐私权、个人信息权益等。《暂行办法》对面向我国境内公众提供生成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的服务作出了相应规定,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促进创新和依法治理相结合,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实行包容审慎和分类分级监管。如果发现违法内容,服务提供者需及时处置,采取模型优化训练等措施进行整改,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5月30日,在2023中关村论坛闭幕式重大成果发布会上, 《北京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2023—2025年)》《北京市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重磅发布。本市将发展面向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框架体系,着力推动大模型相关技术创新,重点对人工智能系统稳定性技术、人工智能可解释性增强技术、人工智能公平性技术、人工智能安全性技术开展研究。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天石也认为,这些政策将促进大语言模型等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商用落地,助力产业智能化升级,满足互联网、金融等行业的智能化需求,服务于智能客服、智慧营销、智慧教育等各类商用场景。
由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网信办、商务部、中国科协共同主办的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已进入开幕倒计时。当日,来自人工智能领域的顶级嘉宾云集盛会,聚焦通用大模型发展等热点问题,热议通用人工智能发展的新趋势、新生态、新探索,推动大模型应用加速赋能千行百业。当日,论坛还发布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行业应用典型场景案例、应用场景需求榜单等,这些都是北京加快推动大模型行业应用落地的最新成果。同时,积极推动本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积极采购和使用安全可靠的大模型相关产品和服务,在政务服务、智慧城市等领域率先落地应用。
在近日举行的2023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中关村人工智能创新大会暨2023中关村科学城科创大赛发布会上,市、区联合推动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的相关举措公布, 2023中关村科学城科创大赛同步启动,面向全球招募参赛项目。大赛以“互联世界、共链未来”为主题,由科创大赛、创业沙龙、产业峰会、颁奖典礼等板块组成,聚焦人工智能大模型、互联网3.0前沿新兴产业领域,通过“以赛聚才”“以赛促研”“以赛兴业”,吸引和集聚海内外优质项目和人才落地海淀发展。
编者按:智能检测技术是以多种先进传感器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为基础,结合计算机系统,在人工智能算法的支持下,自动完成图像采集、处理、缺陷特征提取和识别,以及多种分析和计算的技术总和。此次《人工智能物像特征同一性鉴定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发布,给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技术依据,推动智能检测以及鉴定技术向市场化更进一步,也给广大消费者、经销商带来福音。
近日,我国首个大规模抽水蓄能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平台——南方电网抽水蓄能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平台XS-1000D在广州正式投入运行。针对各类数据分析原理和设备运维需求,技术人员自主研发了49种可自由组合的算法模块。该平台能够基于海量多维数据产出准确的设备状态评价结论,提前预判设备缺陷隐患,将设备数据分析与检修策略制定相结合,使得RCM(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分析更全面、更准确,可告知运维人员“设备现在好不好,将来修不修”,助力实现经验决策向数据决策的转变。
到2025年末,北京将打造5家以上智能建造领军企业,建立3个以上智能建造创新中心,建立2个以上智能建造产业基地,重点建设张家湾设计小镇智能建造创新实践基地,打造通州、丰台智能建造产业集群,逐步实现建筑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视觉识别技术在生活中最典型的应用就是人脸识别、车牌识别等,在建筑工程中可以用于执行检查和监控,在实时视频监控的同时执行结构部件识别、不安全行为和状态识别等任务。人工智能及其他新兴技术将成为未来设计的一部分,让建筑师们的工作变得更加高效。
目前,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性能测试亟须解决“百亿公里”难题,即在自动驾驶汽车投入大规模应用前,需要开展大规模的道路测试,从统计学上验证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同时,他们利用D2RL训练交通环境中的背景车辆,构建出一个由自动驾驶汽车和背景车辆组成的智能测试环境,从而实现模拟环境替代实际道路环境。自动驾驶汽车希望更安全地行驶,背景车辆希望更好地帮助自动驾驶汽车发现安全问题。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学习生成智能测试环境,而且与在自然驾驶环境中测试自动驾驶汽车相比,智能测试环境可以使评估加快多个数量级(约103至。
为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国家网信办起草《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并于4月11日公开征求意见。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提供聊天和文本、图像、声音生成等服务的组织和个人(以下称提供者),包括通过提供可编程接口等方式支持他人自行生成文本、图像、声音等,承担该产品生成内容生产者的责任。办法强调,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向公众提供服务前,应当按照《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安全评估规定》向国家网信部门申报安全评估,并按照《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履行算法备案和变更、注销备案手续。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与艺术家共同演绎的音乐秀开场, 7月6日,以“智联世界 生成未来”为主题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拉开帷幕。围绕大模型等热点话题,大模型语料联盟、测评平台、测试标准及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白皮书等一批重磅成果将在大会期间集中启动或发布。开幕式现场还发布了书生通用大模型体系、复旦数字孪生大脑、张江SUPERCITY、“傅里叶通用人形机器人GR-1”等重大创新成果,成立了大模型语料数据联盟,启动了大模型测试验证与协同创新中心,发布了首期规模达100亿元的上海中移数字化转型产业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