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中,我国第三批航天员首次亮相。航天员训练项目和内容的设置主要取决于航天飞行环境、飞行所涉及航天器、航天飞行任务这三方面的需求,包括体质训练、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心理训练、基础理论培训、航天专业技术训练、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救生与生存训练和大型联合演练八大类数百科目数千个训练单元。这是我国首个由三种类型航天员组成的飞行乘组,在飞行中他们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更高效地完成各项飞行任务。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是我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新阶段的首发载人飞船,也是我国开展的第11次载人飞行任务。批量生产多线并行神十七完成总装测试高旭介绍,神舟飞船批量研制对于团队来说压力非常大,过去研制团队一次只需要研制一艘飞船,但现在研制团队需要并行完成好几艘飞船的研制、发射、飞行控制和返回等,多条阵线高度交叠。神舟十八号和神舟十九号正在进行出厂前的整船总装和测试工作,这一批次的其他飞船已经进入单机研制阶段。
2023年5月30日,随着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托举载人飞船升空,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顺利奔赴天宫, “博士乘组”开启了属于他们的探索之旅,我们的国家太空实验室也迎来了首位载荷专家。为促进我国空间科学、空间应用、空间技术全面发展,我们将充分利用空间站目前已配置的舱内实验柜和舱外载荷,以及巡天空间望远镜等设施设备,滚动实施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天文与地球科学、空间新技术与应用等4个专业领域近千项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
两个航天员乘组拍下“全家福”。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入轨后,于16时29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在空间站工作生活期间,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将进行出舱活动,开展空间科学实(试)验,完成舱内外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等各项任务。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由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3名航天员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