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链接

中关村是中国第一个国家高新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后经历“电子一条街”、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发展阶段, 形成包括海淀园、昌平园、顺义园、大兴园、亦庄园、房山园、通州园、东城园、西城园、朝阳园、丰台园、石景山园、门头沟园、平谷园、怀柔园、密云园、 延庆园等17个分园在内的“一区多园”发展格局。 近年来,中关村示范区落细落实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24条政策措施,获批设立中关村综保区、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出台“1+5”系列资金支持政策,印发实施分园、特色产业园、 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各分园也配套出台了项目落户、财力贡献、总部经济、高端人才等系列支持政策。诚挚邀请全球各地的企业家、 创业者、投资人到中关村投资兴业、工作生活,中关村愿与大家共享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

昌平园

昌平园1991年11月成立,1999年6月经北京市政府批准,更名为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2009年3月经国务院批复,成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昌平园。2012年10月,根据国务院批复,昌平园政策区范围由1148公顷调整为5140.71公顷,位列中关村示范区"一区十六园"空间规模第三位,包括29个地块,分布在昌平区13个镇(街道),由中心区、未来科技城、北京科技商务区(TBD)、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三一产业园等重点功能区及部分镇级开发区等组成,并形成能源科技、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五大特色产业。昌平园智力资源丰富,汇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20余所高等院校和以能源科技、生命科学为代表的60余家科研机构,主要围绕新型能源、高端现代制造、生物医药三大支撑产业组织建设,发展重要行业的技术创新基地、科技成果孵化与产业化基地、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形成国家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集群。 昌平区南部地区被整体纳入中关村核心区和北部产业带范围,承担建设"一城一带"的任务,在中关村示范区"两城两带、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中占据突出位置。经过20余年的发展和积累,昌平园入园企业数量由建园初期的90余家发展到2100余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00余家,上市企业18家、新三板企业21家,"十百千工程"企业30余家,聚集北京瑞士诺华制药有限公司、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等世界知名企业和乐普(北京)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等新兴企业,涵盖新能源、节能环保、新医药、电动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园区创新创业成果不断涌现,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逐年增长。创新创业活力不断提升,拥有博士后工作站21家,在研项目20余项;院士专家服务中心1家,院士专家工作站4家,引进8位院士开展科技项目合作,使成果尽快实现产业化;各类孵化机构近30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园区企业可享受国家、北京市、中关村示范区的各类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