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者北京大学教授肖云峰,提出了混沌辅助光子动量变换新原理,实现了纳米尺度单颗粒、单病毒的超高灵敏检测。
获奖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程群峰,发现并解决了降低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孔隙缺陷问题,构筑了一系列轻质高强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
获奖者清华大学教授颉伟,致力于研究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中的表观遗传调控和代间遗传,开发了一系列微量细胞高灵敏表观遗传检测技术,实现了在分子水平研究胚胎发育基因调控。
获奖者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主任医师宋江平,围绕等待心脏移植患者精准分类、症状隐匿患者及亲属猝死预警、心衰重构与逆重构开展了系统研究,提出了中国原创分型体系及干预靶点,为心衰患者救治提供精准方案。
获奖者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高扬,研发出产前筛查与诊断新体系相关技术,建立了胎儿单基因病、基因组病、染色体病产前筛查、诊断综合技术平台,开发研制了配套试剂盒产品,并进行了推广应用。
获奖者北京理工大学教授邓方,作为核心成员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化系列装备并批量列装,大幅提高了装备的综合效能。
获奖者北京轩宇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鸿瑾,主持研制了国内首款空间用多核处理器、星载计算机微系统等多项产品并实现规模应用,为我国航天器核心处理器和关键微系统自主可控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获奖者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陈云霁,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国际上首个深度学习处理器芯片,成果应用到近亿台手机和上万台云服务器,推动了深度学习处理器技术发展。
获奖者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魏运,创建了面向复杂地铁网络的“感知-计算-辨识-管控”理论方法、核心技术和系列关键装备,构建了首都智慧地铁运营新模式体系,促进了首都地铁的安全与效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