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请选择主题皮肤
科技蓝
点击预览
繁荣红
点击预览
丰收金
点击预览
生命绿
点击预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创服务 > 会客厅 > 发布会

2023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新闻发布会

直播已结束

11月23日(星期四)下午15:00,在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厅,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将举行2023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新闻发布会,市经信局、经开区、朝阳区、海淀区、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同志将出席介绍情况并答记者问。

主持人

叶昶: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为让社会各界第一时间了解我市数字经济发展最新成果,加深对数字经济的认识,进一步助推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

今天我们邀请到北京市相关单位负责同志,为大家解读当前我市数字经济发展情况并回答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首先介绍出席今天出席发布会的发布人: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广智;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力;

朝阳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中关村朝阳园党工委书记舒毕磊;

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海淀区副区长武凯;

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董事长范文仲;

下面首先有请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广智先生介绍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的总体情况、工作进展和下一步工作安排。

嘉宾

姜广智:各位媒体记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下面,我代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今年以来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的情况。

今年以来,北京市积极探索数字经济改革发展模式,加快智慧城市和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攀升,发展活力不断显现,内生动力日益增强。前三季度全市实现数字经济增加值14060亿元,同比增长8.3%,占GDP比重为44.3%,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8226.7亿元,增长10.6%,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能。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一是标杆政策首发首创,形成数字治理新体系。大力开展制度创新,建立以《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为核心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进一步强化数字经济治理能力。今年以来,我市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进一步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实施意见》,发布《为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提供司法保障工作规划(2023-2025)》,发布《数据清洗、去标识化、匿名化业务规程》技术规范。

二是超前布局数字基础设施,筑牢智慧城市新底座。以智慧城市建设为着力点,以新基建为抓手,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城市基础设施深度融合。出台《“光网之都,万兆之城”行动计划(2023-2025年)》,高效发挥光纤通信网络基础支撑和融合赋能作用。截至三季度,全市累计建设5G基站10.4万个,当年新建2.7万个;实现五环内全覆盖、五环外重点区域和典型场景精准覆盖;累计千兆固网用户200.7万户,当年新增66.3万户。初步统计,本市已形成1.2万P的总算力供给规模,其中通用算力8672P,智能算力3402P,超算算力340P。我市云服务商在津冀、晋蒙区域部署的智能算力约为4082P。

三是标杆技术巩固战略性优势,催生孕育数字化产业新集群。全国人工智能顶尖研究机构在京聚集,自然语言、通用视觉、多模态交互大模型等关键算法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微芯研究院获批牵头建设国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实施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伙伴计划,发布总量612TB的大模型高质量数据集,算力券政策10月份发布以来,为模型创新企业提供了1076P的智能算力。百度“文心一言”、智谱华章“智谱清言”等15个大模型产品通过中央网信办备案并正式上线,在全国占比达80%。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3.0已启动500平方公里建设,部署智能网联乘用车、智能网联客运巴士、无人配送车、无人零售车等八大场景739台自动驾驶车辆在区内测试使用,构建新一代数字出行一张网。

四是试点突破数据资产化关键环节,初步形成数据要素市场生态体系。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本市“数据二十条”,率先创建全国首个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发布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创建方案和政策清单。出台数据资产首登记、首交易、首入表和首开放等创新的奖励措施,持续释放政策红利。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实现牌照落地,发放27张数据资产登记凭证,数据交易规模超过20亿元。北京测绘设计院完成全国首笔空间数据交易。六家医院数据流通交易在全国率先破冰,其中积水潭医院实现骨科手术机器人数据估值1000万元入股。

五是开放场景推进产业数字化,赋能城市运行、产业发展和市民新生活。加快实施“新智造100”工程,全市已有103家企业完成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生产效率提高10%以上。全面启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智转型”行动,支持551家专精特新企业大幅度提升数字化水平,发挥示范效应,带动广大中小企业“看样学样”,推动昌平区成功入选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推进回天地区和城市副中心数字化社区建设,打造基层治理“大平台、小前端、富生态”的北京模式。“京通——京城办事通”注册用户已达1900余万。

六是搭平台促合作,联动优化数字营商新环境。以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为主体构建了立体化、多层次国际交流合作体系。在13家市级委办局和各区探索推进首席数据官制度,在全国率先打造政产学研协同的企业首席数据官培育模式,现有企业首席数据官150余人。海淀、朝阳、通州、石景山、门头沟等区加快建设人工智能、数据交易、元宇宙等特色产业园区,数字经济“一区一品”的产业布局基本形成。

北京在数字经济的赛道上奋勇争先,始终处于引领者和先行者的角色。但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数字时代,机遇与挑战同在。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我们还需进一步完善以《条例》为统领的规则制度体系,超前布局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不断突破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的核心技术,培育壮大数据要素市场规模,大力发展量子信息、互联网3.0等未来产业,持续提升数字人才的规模和质量。

下一阶段,我们将携手各区各部门凝心聚力谋发展,发挥好数字经济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压舱石”和“发动机”作用。重点完成以下任务:

一是加速提升数字经济治理能力,制定智能网联汽车等数字经济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强数字跨境流动便利化制度建立,对接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深化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开放。

二是加速打造国家数据基础制度综合改革试验田,推动数据训练基地、区块链枢纽节点等重大项目落地,在自动驾驶、医疗和大模型训练领域推行监管沙盒和市场准入白名单机制,预计明年会有更多央国企和互联网平台企业的数据总部在这里落地。

三是加速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实现能级提升,努力在交易量、交易规模、交易品种等方面全国领先,支持市属国企开展数据资产化试点,培育更多的数商、数企。

四是加速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京津冀算力廊道,形成以智能算力为主、通用算力和超级算力多元协同的首都地区算力供给体系。

五是加速实施人工智能大模型伙伴计划,打造基于自主软件框架+芯片的AI产业图谱,推动通用大模型实现国际对标和生态构建,促进垂类大模型在政务、医疗、金融、工业领域商业化落地。

六加速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持续提升智慧城市“七通一平”数字化底座支撑能力,在“三医”数据联动、数字化社区、超高清显示等领域谋划推出新一批标杆工程。

应当说,每一分成绩的背后,都离不开新闻媒体朋友们的大力支持,在此向大家致以诚挚的感谢和敬意,希望大家继续群策群力,与我们共同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创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技术赋能智慧城市的“北京样板”。

谢谢大家。

主持人

叶昶:谢谢北京市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广智先生的介绍。

下面有请朝阳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朝阳园党工委书记舒毕磊先生介绍朝阳区在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经济产业方面的工作进展和成果。

嘉宾

舒毕磊: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朝阳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和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相关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朝阳区深入实施“商务+科技”双轮驱动发展战略,以朝阳园体制机制改革为契机,着力重构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提升数字经济核心区创新能级,以数实融合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筑数字经济发展底座。基于全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算力需求,支持电控集团建设1000P的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明年一季度完成200P建设。参与京蒙协作“倍增计划”,与行业企业共同成立数道智算公司,采用国产自主GPU芯片和大模型技术,为大模型企业提供算力支持。联合华为、北京鲲鹏联创建设朝阳区信创适配攻关基地,柏睿数据、华琨振宇、鲲鹏联创共同发布智算一体机。

协同推动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经营资质顺利落地,建成全国首个工业数据资产登记确权平台、全国首个数据资产交易中心、国内首个可支持企业数据跨境流通场景的数据托管服务平台,首次实现北京与香港征信数据的合规出境。成立朝阳大数据公司,与福建大数据集团合资设立京闽数科(北京)有限公司,先行开放政务服务、医疗健康等领域试点应用场景,提升城市治理数字化水平。编制《朝阳区“城市智慧大脑”建设总体规划》,初步形成“一网、一云、一数、一图、一安全”的基础设施及资源支撑体系。“经济大脑”一期工程建成投用,归集融合政务及社会数据近2亿条,建成综合经济、企业服务等10个功能模块,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数据支撑。

二是聚力推动“3+X”数字经济细分产业发展。

重点聚焦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和数字安全三个主导产业,前瞻布局互联网3.0、数字医疗、光子集成电路等未来产业。

落实互联网3.0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与专项支持政策,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示范解决方案打造、共性技术平台建设等一批重点企业项目,第一批支持资金超过8000万元。形成工体元宇宙、通盈中心元宇宙等七大消费应用新场景,建成XR虚实互动、光场采集、数字人存证平台等一批共性技术平台。持续推进中关村互联网3.0产业园和北京数字人产业基地建设,京港互联网3.0产业中心暨青年人才创新基地落地,打造京港互联网3.0产业创新集聚区和青年人才创新创业集聚区。

网易(北京)数字产业中心落地并全面投入使用,引入北天极采、非凡时代等网易生态企业。全区互联网3.0产业链企业近700家,形成涵盖政策服务、标杆场景、特色园区、领军企业、投资基金等全链条创新要素的产业生态。加强与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合作,建设北京工业软件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壮大区域工业软件产业集群。建立智能技术企业评级和智能技术筛选体系,搭建智能技术产品货架;建设智慧城市创新实验室,以智慧储能、智慧工业质检等示范性应用场景“小切口”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行业的落地应用。

持续推动360大数据协同安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360智脑通用大模型通过4+级别模型开发、模型能力验证。推进数字医疗国际创新中心、中医药大学“北京数智中医药谷”建设,引进心医、深科技等10余家数字医疗领域企业。电子城IC/PIC创新中心光电芯片封测验证平台、集成电路研发服务平台建成使用,引进落地40余家优质集成电路/硅光企业。

三是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创新生态体系持续完善。

强化数字经济发展的资本供给,聚焦人工智能、互联网3.0、集成电路等领域,设立范式人工智能、互联网3.0、光电融合等产业基金。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与北京工业大学合作启动北工大山河湾谷创新区,为朝阳南部崛起注入新动能。挖掘健翔园中国科学院优质创新资源,谋划打造朝阳北部科技创新发展带。全市首个中关村社区·数字产业创新中心投入使用,引进30余家科技企业入驻。依托国际创业投资集聚区2.0,建成创投生态赋能中心及“全国股转系统北京证券交易所朝阳服务基地”,截至10月底,共注册创投机构53家,落地创投项目243个。

衷心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朝阳区数字经济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下一步,朝阳区将继续秉持“商务+科技”双轮驱动发展理念,持续优化政策支持,营造开放包容创新生态体系,为数字经济创新要素、创新主体集聚提供更专业的生态服务和更舒心的工作生活环境。

也欢迎更多的企业、人才栖息朝阳,共谋发展。

谢谢大家!

主持人

叶昶:谢谢朝阳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中关村朝阳园党工委书记舒毕磊先生的介绍。

下面有请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海淀区副区长武凯先生介绍海淀区在数字技术创新和数字经济产业打造方面工作进展和成果。

嘉宾

武凯:各位领导,媒体朋友们: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海淀区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高质量数字化发展为主线,持续筑牢数字经济底座,着力提升数字经济创新引领水平。

作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同时也是全国领先的数字经济创新高地,海淀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超50%。其中,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起到“压舱石”作用,1-9月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收入超1.2万亿元,同比增长16%,占全市收入比重64%,为全市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强支撑作用。海淀区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推动引领性数字技术攻关和高端特色数字产业发展。

人工智能领域,制定印发《关于加快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和《中关村科学城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引领发展实施方案》。加快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建设,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算力。支持智源研究院打造飞智大模型开放体系,构建涵盖大模型关键算法、数据集和数据处理工具、大模型评测平台等一站式、高质量共性技术平台和开源软件生态。建设“中关村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对入驻人工智能企业提供专班式服务。今年,海淀区人工智能产业获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优秀等级。

集成电路领域,聚焦人工智能芯片、通信芯片、新型存储芯片、模拟芯片、车规级半导体等方向推动创新突破,持续完善集成电路测试公共服务能力。支持RISC–V架构处理器研发,开源芯片研究院发布第二代“香山”(南湖架构)开源高性能处理器核。建设RISC-V产业创新中心,服务企业落地发展,持续打造RISC-V创新生态。

基础软件与网络安全领域,以国产操作系统、软件开发工具为核心,打造全栈式自主软件创新平台。搭建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北京中心,支持攻关突破工业软件“卡脖子”难题,推动核心工业软件在设计、仿真、控制系统、生产全流程自主可控。加快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建设,核心区主体大楼预计明年建成落地。

互联网3.0领域,支持微芯研究院打造区块链开源开放软硬件技术体系“长安链”,发布256核区块链专用加速芯片等重大成果,推动建设国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举办中关村科学城互联网3.0科创大赛,打造新技术、新模式、新应用和新业态的交流展示平台。

未来产业领域。空天方向聚焦通信、导航、遥感等卫星研发及应用,实现首颗使用大型柔性太阳翼平板堆叠式卫星技术突破,推进卫星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前瞻布局6G、量子、脑机接口、 Al +健康等,夯实未来产业发展基础。

同时,全国首个以“研发创新”为特色的综合保税区正在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加快建设,后续海淀区也将充分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等政策叠加优势,深化落实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多措并举汇聚政策、空间、人才、资本等创新资源要素,进一步提升精细化产业服务能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凝聚各方力量,开放协作,助力全市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谢谢!

主持人

叶昶:谢谢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海淀区副区长武凯先生的介绍。

下面请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力女士介绍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建设情况。

嘉宾

刘力:各位媒体朋友:

下午好!非常高兴在这里跟大家分享经开区在推进北京基础制度先行区建设上的政策举措。

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和高精尖产业主阵地,经开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力推动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先行区建设。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搭建城市级创新场景应用,推动网联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发布了全球首个开源开放的智能网联路侧操作系统智路OS、全球首个基于真实道路场景的时序车路协同数据集,形成了车路云融合的智能网联汽车“中国方案”。已部署22家测试车企739辆自动驾驶车辆,实现了无人零售、无人配送等8大类应用场景(Robotaxi、无人零售、无人配送、无人巡逻、无人接驳、Robobus、干线物流和自动驾驶环卫),累计为大众提供常态化出行与生活服务超200万人次。示范区建设3.0阶段正在向全市范围有序推进。在信创产业领域,在部、市、区共同支持下,率先制定实施信创十条,计划出台新一轮新创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基地(通明湖信创园)已集聚了全国90%以上、近270家信息技术头部企业,推进20余个国家信创项目攻关,已形成专利千余个,转化产品千余款,为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贡献亦庄力量。截至目前,经开区企业规模超过8万家,汇聚了100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155个项目,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456亿元,人均GDP达84.7万元/人。

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在市经信局等市级部门指导下,经开区将在以台湖区域为核心的32平方公里范围内开展数据先行先试,在北投台湖产业园建设数据先行区管理服务中心和数据跨境服务中心,在国家信创园建设数据训练基地,促进数据的合规流通和价值释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我们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安全可信的数据基础设施,为先行区建设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我们率先推出国内首个“算力资源+运营服务”一体化建设工程。依托于区内信创产业聚集优势,加快推进1000P(1P约等于每秒1000万亿次的计算速度)规模公共智能算力中心建设,计划于明年初上线运营,为自动驾驶、智慧交通、健康医疗、智能制造等高精尖企业,提供灵活便捷、弹性安全的可信算力供给。建设国内首个超大规模、多源异构、多算一体的算力调度服务平台,已联合京东、华为、首信、长城超云等行业龙头企业完成平台试点建设,可开展通算、智算、超算等累计9000P以上算力资源的统筹调度,实现京津冀算力资源优化配置。基于先进架构的“城市一张光网”,在数据先行区范围内规划建设一张高效互通的先行区专用的“数据专网”,满足数据要素在安全可信环境内开展接入汇聚、加工处理、托管和应用。

二是我们创新制度安排,加快构建完善数据基础制度体系,为先行区建设发展提供根本保障。作为北京市“首席数据官制度”首批试点单位,我们率先启动首席数据官制度建设工作,构建“首席数据官+数据专员+部门联系人”的三级工作制,32个部门95人被纳入首席数据官的组织架构,建立起政府侧上下贯通的数据治理组织体系。印发实施《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共数据管理办法》,实现公共数据“采、存、汇、管、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支持亦庄控股智能院注册成立北京国际算力服务有限公司,将作为北京市算力资源调度服务运营主体,全面支撑北京基础制度数据先行区的制度突破创新和要素高效流通。支持市属国企亦庄控股开展数据资产入表试点,围绕热力、水、物业、自动驾驶等领域的数据资产开展先行先试。

三是我们突出政策引领,加快形成促进数据相关产业发展政策,为先行区建设发展提供有力抓手。支持数据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可信数据空间、区块链、数据安全等)重大前沿创新突破,实施“白菜心工程”,给予项目承担单位最高5000万元金额支持。支持数据要素型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申报国家、北京市重大专项,给予最高2000万元配套资金支持。支持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对先行区范围内新引进或新获批国家级创新中心、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等资质的一次性给予1000万元资金支持。支持信创企业做大做强,率先制定实施“信创十条”,加快打造信创产业高地。支持企业引聚高精尖人才,升级迭代“人才十条”,对先行区内用人单位自主聚才、用才实施最高500万元综合资助,授权自主认定人才,“一业一策”支持人才引进。下一步,将围绕智能算力补贴、算力芯片应用、数据开放共享等方面制定专项政策,推动先行区数据要素市场高质量发展。

经开区将紧紧把握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建设这一历史机遇,充分发挥综合改革试验田的作用,不断探索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建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为推动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跨越发展作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谢谢大家。

主持人

叶昶:谢谢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力女士的介绍。

接下来有请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董事长范文仲先生介绍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的发展情况。

嘉宾

范文仲: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

作为北京市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六大标杆工程之一,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是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重要部分,承载着建设国内领先的数据交易基础设施和国际重要的数据跨境交易枢纽的任务。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在市经信局统筹指导下,北数所以全面提升能级,争创国家级数据交易所为核心目标,以落实北京数据二十条、推动北京数据先行区建设为重要方向,重点聚焦做大交易规模、做广交易场景、做强生态建设、做好机制保障,在推动数据资产登记、数据进场交易、场景落地、机制建设、系统保障、生态培育等方面实现业务突破与提升,打造了涵盖数百家机构和企业的数据交易生态圈,推动建设引领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的“北京样板”。

截至2023年11月,北数所数据交易备案规模已超过20亿,交易主体500余家,近期主要在以下五个领域推进重点工作。

一是大力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

成立以来,北数所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公共和社会数据融合的数据专区模式,实现高效对外赋能。与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共同建设全国工业数据专区,目前已为工业领域300余家企业进行工业数据登记;与北京科学院打造全国首个科学领域数据专区,促成北科院与北京智源研究院达成首笔大模型训练数据集交易;推动时空数据进场交易,形成北京市首笔空间数据入场交易;建设算力交易专区,上线东数西算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支持宁夏回族自治区算力交易落地;在全国率先建成了首个“数据资产登记中心”,落地了首批“数据资产评估试点”;与北京知识产权局、北京互联网法院形成基于数据产权保护的框架合作,建成了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服务平台;在市委网信办支持下,推动完成国内首个以订立标准合同实现个人信息合规出境的案例在北京率先落地。

二是率先在市属国企开展数据要素试点创新

今年7月,北京数据二十条发布,市国资委、市经信局组织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针对市属企业率先开展落实北京数据二十条先行先试工作,组织市管企业先行先试,探索围绕数据资产登记、数据流通全流程进场、数据分类分级和确权授权、数据资产金融创新、数据资产入表、数据要素新业态、数据场景新应用等八个领域开展试点工作。截至目前,超过30家市属企业参与其中,加速推动了全市国有企业数据资产的高质量供给和进场交易,为市属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资产化工作开辟了创新路径、积累了有益经验。此外,在市经信局、市医管中心正在组织指导北数所开展北京市医疗健康数据流通试点工作,推动北京市首批6家医院开展数据登记、评估、流通、入资等工作。

三是积极推动数据登记、评估、托管、入表等数字经济中介产业发展

在2022年设立数据资产登记中心之后,北数所坚持在数据资产化进程中持续发力,今年北京“数据二十条”中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被明确为社会数据的登记主体。为提升数据流通和交易的全流程服务能力,北数所构建了全链条专业化服务体系,培育了数据合规、数据质量评价、数据资产评估、数据入表服务等一大批第三方服务机构。

四是建设数据要素服务中心,助力北京数字经济一区一品建设。

作为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建设的重要参与单位,北数所在先行区设立北京社会数据资产登记中心,支持落地数据跨境服务中心,牵头北京银行、华夏银行、工商银行、光大银行等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设立北京数据资产质押融资服务中心,支持数据质量评价、数据资产评估机构设立北京数据评估服务站,为数据先行区运行提供日常支撑和服务保障。

同时,北数所全力服务全市“一区一品”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目前已与朝阳区、顺义区、石景山区、房山区等多个区域开展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合作。在朝阳区设立CBD数据跨境流动服务中心,服务跨国企业数据合规流通;11月20日,北京市首个区级数据要素服务中心落地顺义区,正在围绕新一代数字化出行、智能制造和工业、地理信息、创业者数据服务等领域加强合作,培育一批数据商。

五是合作交流,培育北京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生态圈

2021年以来,北数所连续三年举办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据要素峰会高峰论坛并发布相关工作成果,同时积极参与中关村论坛、服贸会等大会及重要成果发布。作为北京市数字经济标准委数据交易工作组牵头单位,联合40余家成员单位共同推进北京市地方标准制定,参与了十余项国家标准、数据要素白皮书和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北数所建设得到了市经信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近期《2023年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资金实施指南》正式发布,其中专门发布了面向数据要素市场的示范奖励。鼓励企业通过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进行数据交易、数据资产登记、数据开放与数据资产入表、算力交易等工作,我们相信在市政府指导下,北数所将会为北京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做出更多的贡献。

以上是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的发布内容,感谢各位。

主持人

叶昶:谢谢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董事长范文仲先生的介绍。

下面我们把时间交给记者朋友。

记者

我是来自新华社记者:各位领导下午好,我的提问是提给刘主任的,经开区已经围绕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在制度措施上做了很多的工作,咱们在推进先行区建设经开区有哪些优势?

主持人

叶昶:有请刘主任回答。

嘉宾

武凯:谢谢你的提问,海淀区的“两区”建设具有开源开放的显著特征,这恰好为大模型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土壤和契机。具体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优化政策体系。出台《关于加快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和《中关村科学城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引领发展实施方案》,针对大模型所需底层技术、算力、数据、场景等关键要素给予精准引导和资金支持,多维度营造开放安全、包容审慎的产业发展环境。

二是强化算力支撑。加快建设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建设,发布人工智能大模型算力补贴专项,对技术创新性强、应用生态丰富的大模型,给予相关创新主体最高1000万元资金补贴。对于重大项目,原则上可根据研发迭代情况,连续支持两年。

三是推动核心技术创新攻关。通过揭榜挂帅方式支持人工智能芯片、高效数据处理、模型构建、训练、调优对齐、推理部署应用等核心技术攻关。根据项目技术创新性和投入情况,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金支持。

四是全力打造中关村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以东至学院路、南至知春路、西至万泉河路、北至清华西路-清华东路,约9.5平方公里的区域率先建设集聚区核心区。在核心区内,首批重点建设五道口人工智能产业园、北大西门人工智能产业园、中关村西区人工智能产业园、清华科技园等4个人工智能特色产业园,总建筑面积约67万平方米,未来将继续拓展引领区和发展区。

五是积极推进大模型场景应用落地。聚焦政务服务、政务办公、城市治理、医疗卫生、医保、教育、产业服务等领域,首批建设7个标杆场景。

希望社会各界和媒体朋友也给予关注和支持,再次感谢您的问题,谢谢。

嘉宾

刘力:感谢您的提问,经开区一直按照市里对我们的要求当好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开路先锋职责定位,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我们将全力推进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的建设。

特点和优势我们有以下四个:

一、我们有丰富的产业资源,经开区已经集聚一批数字经济的龙头企业,我们已经形成以京东方显示、小米电子为代表的数字产品制造业,也有以京迪信、国信通达为代表的数字产品的服务业,还有以比特大陆、联通数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应用的企业,还有以京东世纪贸易、中建电子为代表的数字要素驱动的企业。产业集聚效应还是比较显著的。

另外一方面经开区汇集来自78个国家和地区超40万名的人才,累计认定“亦麒麟”人才约2600名,形成了以“亦麒麟”人才为领衔,各行业技术技能人才为支撑的人才梯队来保证数据制度先行区的建设。

二、我们具有完善的数据基础设施。在打造可信空间基础设施上我们正在建设IPV6+光网传输先进架构城市一张光网,可基于现有的城市光网为先行区专门划分一张数据专网波道无需重新铺设管道光纤,在保证安全稳定基础上,快速便捷最低成本实现完成多个专网的搭建,可以为自动驾驶、三医政务等领域的数据汇集、加工托管应用来提供安全可信的网络通道。

三、我们具有良好的产业承载空间。

在先行区范围内,我们已经布局建设信创园、北投台湖产业园等12个特色产业园以及京东集团总部、亦庄小米产业园等两个数字经济头部企业的基地,可利用面积超过26万平米,以信创园为例,在部、市、区的支持下,起步区53万平米已全面投入使用,这两年我们也投资超过百亿元基金,正在建设信创园一期定制化产业空间,大致规模在120万平米左右,目前项目工程主体结构全面封顶,在明年6月份将逐步投入使用。

最后一个特点经开区具有一流的营商环境,在全面开展政务服务便利化和极简化改革过程中,率先落地一枚印章管审批、告知承诺、首席审批师等一批改革措施在全国都是先行先试,同时我们也会依托服务包机制,为企业提供一对一,一站式管家式专业服务。

今年我们还上线政策对线的综合服务平台,在北京市率先实现惠企政策的精准推送,免申即享,将为数据先行区的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谢谢。

主持人

叶昶:谢谢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力女士的回答。

记者

中新社记者提问:这个问题提给舒区长,近日,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正式启动运行,提出到2030年完全建成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打造“2+5+N”的数据先行区基础架构,请问在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方面,朝阳区下一步有哪些考虑?

嘉宾

舒毕磊:感谢您的提问,朝阳区是我国国际化和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区里面拥有近40万家的市场主体,规上单位1.3万个,这里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52家,近2000家的医疗机构以及100余家的高校科研院所,政府企业这些科研院所以及医疗机构等各类主体已经形成了大量高级职的数据资源,同时也有非常旺盛的数据使用需求。

刚才文仲董事长也介绍了,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落地在朝阳,而且在周边已经聚集了大量国内最好的数据评级评估相关机构,朝阳区我们有条件,也应该理所应当支持好北京来培育壮大数据要素市场,以及推动数据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下一步我区将按照北京数据二十条以及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建设相关要求,研究出台朝阳区培育壮大数据要素市场以及打造数据服务产业集群的工作方案,从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积极支持和服务好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在朝阳区的发展,为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做强、做优、做大和争创国家级数据交易所提供从空间、要素、场景、数据服务生态全方位支持。

二、积极推动并开展全区公共数据开放体系建设,开展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建设全区公共数据开放目录,采取多种方式向社会开放公共数据,同时支持和鼓励社会数据进场的流通交易。

三是更好发挥北数所数据要素集聚枢纽作用,促进数据服务相关产业的集聚发展。健全全链条数据流通交易服务生态,打造数据服务产业生态,培育集聚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据要素型领军企业。

四是深化数据要素创新应用。在智慧城市、医疗健康、工业、商业、交通等领域打造一批标杆数据应用场景,全面推进数据要素赋能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和民生生活。

这是我的回答,谢谢大家!

主持人

叶昶:谢谢朝阳区副区长、中关村朝阳园党委书记舒毕磊先生的回答。

记者

记者:谢谢主持人,北京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问,这个问题提给武凯副区长的,我们都知道海淀区作为全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区域,在数字经济领域方面的表现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海淀区在信息产业、人工智能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绩。未来海淀区下一步将如何继续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谢谢。

嘉宾

武凯:谢谢你的提问,海淀区的“两区”建设具有开源开放的显著特征,这恰好为大模型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土壤和契机。具体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优化政策体系。出台《关于加快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和《中关村科学城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引领发展实施方案》,针对大模型所需底层技术、算力、数据、场景等关键要素给予精准引导和资金支持,多维度营造开放安全、包容审慎的产业发展环境。

二是强化算力支撑。加快建设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建设,发布人工智能大模型算力补贴专项,对技术创新性强、应用生态丰富的大模型,给予相关创新主体最高1000万元资金补贴。对于重大项目,原则上可根据研发迭代情况,连续支持两年。

三是推动核心技术创新攻关。通过揭榜挂帅方式支持人工智能芯片、高效数据处理、模型构建、训练、调优对齐、推理部署应用等核心技术攻关。根据项目技术创新性和投入情况,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金支持。

四是全力打造中关村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以东至学院路、南至知春路、西至万泉河路、北至清华西路-清华东路,约9.5平方公里的区域率先建设集聚区核心区。在核心区内,首批重点建设五道口人工智能产业园、北大西门人工智能产业园、中关村西区人工智能产业园、清华科技园等4个人工智能特色产业园,总建筑面积约67万平方米,未来将继续拓展引领区和发展区。

五是积极推进大模型场景应用落地。聚焦政务服务、政务办公、城市治理、医疗卫生、医保、教育、产业服务等领域,首批建设7个标杆场景。

希望社会各界和媒体朋友也给予关注和支持,再次感谢您的问题,谢谢。

主持人

叶昶:谢谢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海淀区副区长武凯先生的回答。

最后一个问题。

记者

记者:谢谢主持人,凤凰卫视记者提问。刚才通过领导们的介绍也关注到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为北京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提供重要的助力,我的问题下一步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发展目标是什么?

主持人

叶昶:这个问题有请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董事长范文仲先生回答。

嘉宾

范文仲:谢谢媒体朋友的问题。

下一步,北数所将以提升能级,做大交易规模,全力建设国家级数据交易所为核心主要目标,建成国内领先的数据要素流通基础设施和国际重要的数据跨境流通枢纽。

主要体现在全面提升北数所能级,推动构建协同联通、内外并存、辐射全国的数据交易市场。汇聚各类数据资源,激活各类交易市场参与主体,建设数据流通规则体系,打造场内场外交易链接,建设集数据资源、数据产品、数据服务、数据资产等多种形式的数据流通服务体系。

力争到2026年,累计交易备案规模突破300亿元,围绕政务、金融、教育、医疗、电力、交通、气象等领域,引进培育不少于1000家专业行业数据商,数据交易生态上下游企业突破5000家。谢谢!

主持人

叶昶:谢谢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董事长、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文仲先生的回答。

时间关系今天提问环节就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出席发布会的各位领导和记者朋友,也请大家对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这项工作给予关注和支持。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