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
请选择主题皮肤
科技蓝
点击预览
繁荣红
点击预览
丰收金
点击预览
生命绿
点击预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创服务 > 会客厅 > 发布会

2025年6G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

直播已结束

11月4日(星期二)15:00,在北京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厅,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将举行2025年6G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相关负责同志将出席发布会介绍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主持人

隗斌: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的新闻发布会。

6G发展大会是国内6G领域技术覆盖最全面、专业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国际盛会。致力于推动6G关键技术及架构成果形成全球共识,促进6G领域创新发展。目前,大会已连续成功举办了4届,今年大会首次在北京举行。在大会即将召开之际,为了让大家更好了解大会的总体情况及主要亮点。今天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有关方面负责同志为大家做介绍,并回答记者朋友关心的问题。

首先,我来介绍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苏国斌先生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历彦涛先生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 王志勤女士

下面,请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苏国斌先生介绍2025年6G发展大会及北京6G产业发展有关情况。

嘉宾

苏国斌: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在此,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谢!

2025年,国家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6G等未来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工作要求,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下,系统布局6G产业,建设了北京6G实验室,汇聚产学研用各方力量,全面推进6G研究与国际合作。2025年是6G启动标准研究的关键年,全球共同探讨6G标准走向,为实现“万物智联”注入强劲创新动力。

IMT-2030(6G)推进组主办的“6G发展大会”是国内6G领域技术覆盖最全面、专业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国际盛会,已连续成功举办了4届。很荣幸,2025年6G发展大会将落户北京。本届大会将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IMT-2030(6G)推进组共同主办,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联合承办,计划于今年11月13-14日在北京经开区召开。

本届大会主题为“智联全球-共建6G技术创新生态”,将以创新推进6G全球统一标准制定为核心目标,汇聚应用创新与架构设计、技术攻关协同发展,深入开展国际交流,汇集海内外相关领域专家研讨面向2030年及未来的6G应用场景、系统技术体系、标准走向和产业研发成果等,凝聚全球智慧共商6G标准走向,构建开放包容的全球统一6G创新生态。

北京市在全国率先明确6G发展战略,启动先行先试,出台多项政策措施,集聚创新载体,全力抢占发展先机。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聚焦6G发展需求,成立6G技术总体组,启动北京6G实验室建设工作,系统布局技术攻关、标准研究、企业引育与场景应用,初步形成“1个总体组+1个实验室+2个研发基地+2个产业基地”的协同发展格局,精准匹配科技成果转化所需的空间、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厚植创新创业土壤,推动6G与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四大主导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加速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6G创新发展先导区。

二是加强政策集成。2024年9月在全国率先发布《6G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4-2030年)》,2025年7月,北京经开区发布全国首个市级6G产业专项政策《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加快推动6G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围绕6G技术标准研究、核心产品研发、中试服务能力、场景应用赋能、融合创新生态等五方面,通过10项举措发力产业发展关键环节,提供全方位、全要素的支持与保障。

三是加强生态建设。以6G实验室与龙头企业为牵引,与三大运营商建立联动机制,构建全方位全链条发展6G的态势。北部海淀区、昌平区发挥产学研机构汇聚优势,以信通院、泛联院、小米为首的龙头企业在标准与专利领域持续发力,形成6G创新研发基地;东南部经开区、通州区依托成熟的产业基础,引入中兴通讯等通信产业引导企业,打造新质生态区,形成6G产业基地。逐步构建起“网络定义终端、终端反哺网络、生态支撑发展、南北产研互动”的产业发展体系。

未来,我们将践行首善标准,着力为6G发展保驾护航,加快形成千亿级的集群组团落地、万亿级的产业生态培育等有益探索和创新实践,将北京建设成为全球6G产业的核心技术策源地、高价值企业集聚地和行业解决方案输出地,为国家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战略贡献“北京方案”。

各位媒体朋友,我们将持续擦亮“北京服务”,聚焦企业所需所盼精准施策,为企业快速成长营造更好生态,努力让大家生活工作更加便利,持续推动营商环境改革,不断形成新的“质变”,为创新创业提供更大支持!我们也诚挚地邀请全球各界人士到北京考察交流、加强合作,共享机遇、共筑梦想、共赢未来!

谢谢大家!

主持人

隗斌:感谢苏国斌先生的介绍。

接下来,我们把时间交给记者朋友。请大家提问,提问前请您通报所在新闻机构的名称。

记者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总站记者:刚才苏局您提到了北京市在全国率先明确6G发展战略,启动了先行先试。请问,北京的6G产业发展整体情况如何,有哪些亮点?谢谢。

嘉宾

苏国斌:感谢您的提问。

北京市在全国率先明确6G发展战略,启动先行先试,出台多项政策措施,集聚创新载体,全力抢占发展先机。

北京市率先发布《6G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4-2030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加快推动6G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等相关政策,成立6G技术总体组,启动北京6G实验室建设等相关工作,按照“公专结合、天地结合、央地结合、京津冀协同”的总体思路,系统布局技术攻关、标准研究、企业引育和场景应用,初步形成“1个总体组+1个实验室+2个研发基地+2个产业基地”的协同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了一批阶段性成果。

首先北京有多家单位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核心成员。中国移动孙韬当选3GPP SA全会副主席、徐晓东当选RAN1工作组主席,中国电信龙彪当选3GPP CT全会副主席,小米集团陆克当选3GPP SA4工作组副主席,引导部分国际标准制定工作。相较于5G时代,在京企业代表首次担任3GPP RAN1工作组主席,该工作组在全球移动通信标准制定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参会规模最大、提案数量最多,直接决定着移动通信系统的底层技术架构和性能边界。

二是率先建设试验平台。泛联院和中国移动建设6G小规模实验环境,并成功测试单用户8Gbps的6G网络。中国联通在延庆搭建低空实验网,研究通感一体方向的多基站协同技术。

三是部分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泛联院发布业界领先的6G原型系统样机,入选中关村论坛重大成果;中兴通讯北方总部从基础理论、无线技术、产品平台到系统网络,全方位开展核心技术布局,已经形成30余项关键技术突破,发布原型机、卫星载荷、相控阵天线等十项技术成果。红山科技在超高速长距离太赫兹传输领域取得全球领先成果。银河航天解决卫星“翼阵合一”难题。

目前,北京有系统端中兴、终端小米两个龙头企业,有三大运营商与北京市建立了联动机制,有6G实验室,有信通院,已形成全方位全链条发展6G的态势。北部海淀区、昌平区发挥产学研机构汇聚优势,以信通院、泛联院、小米为首的龙头企业在标准与专利领域持续发力,形成6G创新研发基地;东南部经开区、通州区依托成熟的产业基础,引入中兴通讯等通信产业引导企业,打造新质生态区,形成6G产业基地。北京市也逐步构建了“网络定义终端、终端反哺网络、生态支撑发展、南北产研互动”的产业发展体系。

谢谢。

主持人

隗斌:好,谢谢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国斌先生的回答。下面请继续提问。

记者

人民邮电报记者:请问经开区6G产业发展整体情况如何,未来有什么规划?

主持人

隗斌:这个问题请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历彦涛先生回答。

嘉宾

历彦涛:谢谢您的提问。

经开区深入贯彻国家产业培育方案,认真落实北京市6G发展战略,前瞻布局未来信息产业,全力打造6G SPACES新质生态社区。

一是强化关键技术创新。经开区全力承建北京6G实验室建设任务,支持通智、通感、空天地、公专结合,4个北京6G产业创新实验室在经开区落地发展。重点研发超大规模MIMO、智能超表面、高频段通信等关键技术。促进北京市各类6G创新资源和产业深度融合,抓好从1到10的转化,为成果产业化落地夯实基础。

二是加快产业生态集聚。经开区依托北京市6G产业发展体系,着力培育产业生态,加速推动产业聚集。以中兴通讯北方总部、红山科技等龙头企业为牵引,在芯片器件、基站设备、新型终端、卫星通讯设备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实现布局,聚集了80余家上下游企业,主攻通感、通智、太赫兹通信等领域,产业规模约200亿元,初步形成了6G产业生态发展的雏形体系。高标准建设6G SPACES新质生态社区,依托链主企业强磁聚能,构建“成果转化友好、产业协同高效”的产业生态雨林,打造6G产业培育特色孵化器。

三是聚焦场景牵引。经开区率先启动应用探索,依托制造业场景丰富的优势,以需求促研发、以应用促迭代,面向智能制造、物流仓储、应急救援等领域重点打造小米汽车智能工厂、京东智慧物流等一批标杆案例。依托6G专项政策投入资金支持企业升级改造,引导更多企业采用超低时延、高可靠通信、海量机器类通信、边缘计算等技术升级改造现有产线。鼓励企业开放创新应用场景,推广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构建“应用牵引-技术突破-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

主持人

隗斌:谢谢历彦涛先生的回答,下面请继续提问。

记者

北京青年报记者:我的问题给王志勤副院长。6G发展大会是国内6G领域技术影响力最大的国际盛会,现在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4届。那么今年的大会具体安排是怎样的?谢谢。

嘉宾

王志勤:谢谢你的提问。

2025年6G发展大会计划在11月13-14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大会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IMT-2030(6G)推进组共同主办,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以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联合承办。

从2021年6G发展大会已经成功举办了4届,所以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在6G领域技术覆盖全、专业水平高、国际影响大的技术产业盛会。

2025年是6G在标准化研究方面全面启动之年。所以6G的整个发展也是处在一个技术创新加速演进、产业发展愈发清晰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更加需要全球的产业界、学术界和研究使用各方以需求为牵引,技术产业为支撑,集思广益、凝聚共识、紧密合作。所以这个大会我们也是以“智联全球—共建6G技术创新生态”为主题。在大会上我们邀请了院士、权威专家、国际标准组织的代表和产业界的代表,及知名企业家来共同参与,探讨6G的应用需求、关键技术、产业研发、试验验证和国际标准等热点议题,推动6G关键技术和架构成果能够形成全球的共识,促进全球统一的6G国际标准和产业生态。

整个大会为期两天。第一天是开幕式和主论坛,在这一天我们邀请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以及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为大会致辞,同时也邀请了院士为我们分享主旨报告。作为6G标准元年,大会特别邀请了国际电联以及3GPP等国际标准组织6G的负责人,以及我国通信标准化组织CCSA的负责人。同时在国际化方面,我们邀请欧洲、日本、韩国,这些国家的6G产业组织,和国际GSMA的嘉宾,以及来自国内外的电信运营企业、制造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代表。同时,我们也邀请了包括像机器人等人工智能生态的产业伙伴,来共同参与6G和AI融合生态构建圆桌论坛的探讨。

第二天,我们设置了七场平行分论坛,也可以说是“6+1”,一个是北京市6G产业发展的论坛,即6G的网络技术、无线技术、智能内生、通感一体化、空天地一体化,以及安全可信这几个主题。在这几个分论坛上我们也将邀请业界专家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研判产业趋势,展望应用前景,共同推动6G的创新发展。

会议期间将邀请媒体进行专家观点的专题采访,同时通过网络平台向公众进行现场直播。

大会的亮点大概有三个方面:

一是大会将发布一系列的重磅技术报告,围绕6G三大融合场景,包括:通信和智能的融合、通信和感知的融合、通信和卫星的融合,以及未来沉浸式的通信这些重点场景,形成相应的技术报告。特别是围绕着通智融合,就是通信和人工智能的融合方向,我们将重点形成6G AI原生设计、智能体通信这些最新的研究成果,来共筑智能互联的新生态。

二是我们在整个6G技术试验方面的成果,大会将发布2025年6G技术试验的成果。中国信通院联合产业界共同升级6G技术试验平台,为6G的标准制定和产业发展提供全周期、全链条的技术实验验证和迭代优化的公共服务能力。

三是最新研发成果的展示。主要是以各个企业为主体,围绕着6G的三大融合场景展示关键技术与创新的产品方案。

最后,希望业界各方能够关注参与和支持2025年6G发展大会,希望以本届大会为契机,把握时代机遇、集聚发展合力,携手将6G打造成为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新引擎,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谢谢。

主持人

隗斌:谢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女士的回答,下面请继续提问。

记者

中国日报记者:提给经开区的历副主任。经开区发布了全国首个市级的6G产业专项政策,我想问一下这个政策的亮点有哪些?谢谢。

嘉宾

历彦涛:谢谢您的提问。

2025年7月份,经开区深入落实国家《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执行《北京市6G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方案》,率先发布全国首个地方6G产业专项政策《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加快推动6G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围绕6G技术标准研究、核心产品研发、中试服务能力、场景应用赋能、融合创新生态等五个方面,通过10项举措发力产业发展关键环节,提供全方位、全要素的支持与保障。

一是推进标准引领跃升。支持企业加大6G关键核心技术和标准方案攻关,提出打造“6G专利池”,挖掘培育标准必要专利;鼓励企业积极参与3GPP、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等国内外标准组织研究工作,抢占全球标准话语权高地。全国首次提出标准提案奖励,对在3GPP中6G标准提案率占全球5%以上的参与单位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

二是推进应用场景开放。以亦庄新城全域为试验田,推动6G与自动驾驶、具身智能、AR/VR智能穿戴、低空经济等领域深度融合,推出“测试券”资金支持,创新实施“首订单”奖励机制,加速打造标杆示范场景,释放需求乘数效应,牵引6G技术与应用深度融合落地。

三是推动共性平台建设。联合企事业单位共建共享实验室和共享工厂,提供共享仪器设备、技术验证、中试生产、检验检测等产业共性服务,降低初创团队、中小企业创新成本。助力北京大学等院所前沿成果转化,构建全体系产业服务能力,促进6G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迭代升级。当前,拟联合信通院在经开区建设6G通智融合测试验证平台。

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

主持人

隗斌:谢谢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历彦涛先生的回答,最后一个问题。

记者

新华社记者:谢谢主持人。请问北京未来6G产业发展有哪些规划?谢谢。

主持人

隗斌:这个问题请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国斌先生回答。

嘉宾

苏国斌:谢谢您的提问。

北京市将始终践行首善标准,从应用生态、核心技术和产业布局等方面着力为6G的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需求为先,面向业务场景培育应用生态。以商业闭环为目标,围绕市场、场景、业务、网络协同开展需求的研究。梳理产业链核心企业,提前研判技术策略和演进路线,为6G商用筑牢基础。立足空天地一体通信等优势,发掘杀手级的应用场景,培育全息通信、无人驾驶等典型应用,以应用端发力来拉动产业的发展,推动技术与垂直行业深度融合。

二是技术为根本,系统化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立足北京6G技术探索与产品研发,聚焦通感智算、空天地一体通信技术等关键方向,攻坚通信网络架构、新型频谱利用、智能信号处理等核心技术,全力推进6G核心通信设备的研发。在下一代基站、卫星通信终端、高速率传输模块等领域突破技术壁垒,提升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依托技术与设备创新成果带动全息通信、无人驾驶、智能穿戴等产业应用升级,助力6G产业生态体系构建与规模化发展。

三是协同为基础,多维联动优化产业布局。充分发挥部市产业协同作用。纵向方面,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6G创新发展部市协同的工作要求,积极申报6G创新发展部市协同试点,打造一批“国家所需、地方所长”的地方项目,发挥地方示范带动作用,建设完备的6G产业创新生态体系。围绕技术产业攻关、成果转移转化、地方特色产业布局和6G创新生态构建等方面,打造创新的成果,形成“头雁效应”。横向方面,推动北京6G实验室统筹全市的6G创新资源,建立健全6G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沟通协作平台,挖掘6G核心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潜力,紧抓运营商,中兴通讯、红山科技、中国星网、小米、银河航天等链主企业,通过组织产业链技术研讨形成“需求共商、技术共创、成果共享”的协作机制。

我们也将继续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全球6G产业核心技术的策源地、高价值企业的集聚地和行业解决方案的输出地,为国家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战略贡献“北京方案”。

谢谢!

主持人

隗斌:好,谢谢苏国斌先生的回答。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环节到此结束。感谢发布人的介绍和各位记者的到场。

创新引领未来,合作共赢发展。6G代表着移动通信的未来,也承载着数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愿景,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对本届6G发展大会的盛况及6G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给予持续的关注和报道,大家如果有采访需求也可以和我们联系。

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