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为期13天的2025国际基础科学大会在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落下帷幕。通过大会的举办,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希望打造国际化的学术交流平台,共同探索前沿交叉学科,为未来科技发展提供基础科学支撑。
7月25日,中关村(海淀)生物智造产业园(B区)(原名:海星医药健康创新园B区)将正式开园。依托海淀顶尖学府与科研机构的智力“富矿”,园区匠心构建了覆盖“研发办公、中试验证、CDMO/CMO服务、智能化生产”的全生命周期产业生态闭环,成为撬动北京乃至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升级的战略支点。
7月16日上午,市委书记尹力围绕“加快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紧紧把握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充分发挥首都教育科技人才优势,着力建设世界领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经开区作为全市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要下好先手棋,在重点领域布好局、落好子,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亦庄样板”。
7月7日,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六场平行论坛相继举办。
7月2日上午,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
6月24日上午,市委书记尹力围绕“加强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打造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到房山区、大兴区调研。
荟萃我国顶尖人工智能学者、研发机构以及数量最多的人工智能企业、人工智能大模型;孵化出我国第一个千亿参数大模型、第一个AI智能体、第一家AI“独角兽”、第一个智能机器人实验室……
火箭恰恰是低轨经济的“太空入口”。6月18日的“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位于京城东南的“火箭一条街”,解码北京商业航天。记者获悉,诞生在北京的多款可重复使用火箭将在今年迎来首飞,带动中国民营火箭发射成本大幅下降。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再添国家级创新项目。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第二批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名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企业中核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控制”)的“核设施DCS装备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入选。
我国科研团队首次完成星地量子直接通信系统模块级验证,标志着我国的星地量子直接通信技术,正式迈入空天地一体化量子直接通信网络的构建阶段。在政务、金融、电信、能源等高安全需求领域,将构建起量子增强的安全通信体系,推动信息安全产业进入“量子+”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