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着“京郊粮仓”之称的农业大区,到创新产业集聚的首都高质量发展新高地,顺义完成了自身的华丽转型。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回首过往,顺义以临空经济区为发展引擎,形成"3+4+1"高精尖产业结构;牢牢抓住“两区”建设契机,把政策红利、制度创新转化为发展势能;持续提升综合承载力,夯实水清岸绿的生态底色;城乡协同发展,人民生活精彩富足……顺义已交出漂亮答卷。
站在百年征程的新起点,顺义区将围绕“平原新城看顺义”的目标要求,始终坚持首善标准,建设好港城融合的国际航空中心核心区、创新引领的区域经济提升发展先行区、城乡协调的首都和谐宜居示范区,在“两区”建设上走在前列、在高端制造上走在前列、在新城发展上走在前列,发展好北京重点平原新城,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百姓安居乐业。
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
筑巢引凤 集聚高精尖产业
在顺义区北小营镇前鲁村西,占地11万平方米的封闭区域,信号灯、指示牌、道路标识、人行斑马线等一应俱全,不少戴“头盔”车辆正在道路上循环测试,驾驶位空无一人。这是北京市投用的第三个无人驾驶测试场,搭载5G传输、高精度地图、高精度定位、大数据云平台等前沿技术,服务自动驾驶乘用车、商用车的研发、测试与验证。
目前顺义区已开放了145公里的自动驾驶开放道路测试,并在北小营镇规划建设全市首个智能网联汽车特色小镇,依托封闭测试场和区域开放道路,集聚交通部信息中心、美团、万集科技等智能网联汽车上下游重点企业50余家,初步实现5G通信、车路协同、高性能芯片、高精度定位与北斗导航、感知与决策软硬件、人工智能等产业链协同发展。
发展新能源智能汽车,正是顺义加快构建“高精尖”产业格局的重要组成。“十三五”时期,顺义区优化产业布局,发展新能源智能汽车、第三代半导体、航空航天三大千亿级创新型产业集群,积极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医疗健康三大战略新兴产业,不断汇聚创新资源。截至2020年底,顺义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594家,同比增长39%,增速位列全市第一。
汽车产业领域,顺义已经集聚了北京现代、北京奔驰新能源、北汽越野车、京环装备等多家整车企业,宝马研发中心、北汽研究总院等多家研发设计企业,以及150余家核心零部件企业,全区累计生产汽车超千万辆,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累计实现产值1.5万亿元,累计实现税收1200亿元。
中关村顺义园,国内首个聚集全产业链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及应用联合创新基地落成,迎来新一批入驻机构,重点围绕光电子、电力电子、微波射频三大应用领域,建设第三代半导体工艺、封装测试、可靠性检测和科技服务4大基础平台。“目前,中关村顺义园已聚集第三代半导体企业150余家,初步形成了从装备到材料、芯片、模组、封装检测及下游应用的全产业链格局。”中关村顺义园管委会主任张建国介绍,“其中,面向5G通讯、新能源汽车、国家电网、轨道交通、人工智能等应用领域的产业化重点项目20个,总投资约160亿元,预计达产后实现年产值220亿元。”
在航天领域,中技克美与科研院所联合攻关研制出具有世界领先技术的全固体润滑谐波传动减速器,打破了国外对中国航天的技术封锁,被应用在天宫、北斗卫星系列、嫦娥探测器系列等项目中。此外,顺义区重点打造了北京智能计算产业研究院、北京虚拟现实产业技术研究院,无缝对接中科院计算机所、北航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拓展与知名高校院所开展校地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径,培育了光峰华影、航天图景、中影光峰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
如今,顺义正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阔步前行,全力打造首都创新驱动发展前沿阵地、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承载地和智能制造创新发展示范区。
政策破冰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临近首都机场口岸,全市首家整店引进的跨境电商自提实体店——德国大药房迎客,6大品类300多款德国药品琳琅满目,消费者在实体店现场下单仅需3分钟即可完成清关提货。而不远处的科园信海公司厂区库房内,工作人员正将市民在电商平台上选购的进口药品打包装箱,最快当天就可快递至消费者家中。
跨境电商销售医药类产品,放眼全国仅此一处。自去年9月底,首都机场周边28.5平方公里纳入北京自贸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后,顺义区依托天竺综保区、临空经济核心区、中德产业园三大平台,聚焦七大产业全力推进,目前已落地68项高水平开放政策先行先试。“医药保税仓的建立,可以使消费者用更便宜的价格,花更短的时间,获得更安全的非处方药品。”科园信海总经理楚晨曦说,自去年6月上线运营以来,阿里健康、京东健康等电商平台已完成50万单。
不仅如此,更多的“全国唯一”也陆续落地。3月末,“保税物流供应链”监管创新制度成功在海关总署备案,这是天竺综保区落地的一项全国首创。根据此项创新政策,中航材可在北京海关统一监管下,在国内8个口岸开展保税航材一次备案、一次申报、一次核准,口岸间自由流动的保税物流供应链监管新模式。目前,已实现北京、昆明、上海、成都、西安5个口岸的保税航材顺利流转运营,并为关联航司每1亿美元航材投资节省2000万至3000万美元的重复投资。
不仅如此,全国首创“免税、保税和跨境电商”政策衔接试点;卡口智能化监管系统实现“秒放行”;按库位分类监管模式打开分类监管货物的存放区域限制;跨境电商大规模出口商品实现一次登记、一体通关、自动比对、便利退货;文化贸易跨境展览可申请适用AEO认证免担保……更多的政策“破冰”带来一系列全国首创或首批在顺义落地生根,成为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新落地的药兜网在C轮融资吸引了数亿元外资入股,这是“两区”建设开展以来,顺义首例内资企业吸引超亿元外资入股的案例;文物在天竺综保区内存储期限延期至两年,目前已吸引了博乐德艺术品保税共享平台项目落地并已展开内部装修改造,预计9月开放;创新建设了文化艺术品全球集货平台,通过国际合作代理模式,建立覆盖全球的集货网络,服务网点遍布欧洲、北美洲等50余个国家、200余个城市,实现全球主要城市门到门服务,征集精品文物艺术品达4737件;“北京天竺综保区跨境贸易便利化标准化试点”国家级项目争创成功,在天竺综保区内试行的一系列政策将有望全国推广,写入我国综合保税区跨境贸易便利化领域的标准体系。
目前,顺义组团储备项目总数210个,预计总投资额895.5亿元。累计已落地项目117个。去年10月以来,顺义组团累计新增工商注册市场主体达到4231家。
蓝绿交织 绘就生态底色
信步减河公园岸边,微风徐徐,绿意盎然,野鸭在水面嬉戏觅食。野鸭已是这里的“常客”,白天鹅、黑天鹅、白骨顶鸡等也时常来做客。这些精灵们为潮白河平添了几分生机。
“潮白河顺义段水质一年比一年好。2017年,潮白河顺义段水质类别为劣五类水体,2018年达到五类,2019年持续合格,2020年水质达到了四类,优于考核标准。”区生态环境局水科科长李海飞欣喜地说。
"2、5、7、27、85",这一串数字对于顺义区涉水工作者来说有着不一般的含义,它概括了顺义区水体考核体系,即2个国家级考核断面、5个市级考核断面、7个市级生态补偿断面、27个市级镇街评价断面以及顺义区自我施压自行设定的85个水质考核断面。“考核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李海飞介绍,西牤牛河高丽营镇段加固了护坡,新建了一座橡胶坝;区污水处理厂在入河口加装了自动在线预警设备;无名河河道安装了储水罐,用于收集河道沿线村庄的生活污水;河道荒草满布、沿岸杂物堆放的景象不再有,呈现在眼前的是河道宽敞整洁、岸边绿树成荫的崭新景象……一项项整治措施,让顺义大大小小的河流更加清澈美丽。
截至目前,顺义区小微水体共555处,各属地整治完成544处,整治完成率约为98%,挂账黑臭水体段全部达标。全区2个国家级考核断面、5个市级考核断面全部优于考核标准。
水清,岸更绿。
坤安路东侧,占地142亩的马坡城市森林公园成为居民出行好去处。走进园区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汪碧水,与岸边的绿植相映成趣,为整个公园增添了些许灵气。抬眼远望,芳草如茵、绿意盎然。园区西南处设有小型植物园,种植红枫、玉兰、连翘等植物,花丛间,市民不由地掏出手机拍照,还有居民在这美景中翩翩起舞,形成一幅幅幸福美好的画面。
作为北京市五大平原重点区域之一,顺义区“十三五”期间造林6.2万余亩,栽植各类乔灌木250万余株,超额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任务。顺义新城滨河森林公园、北京东郊森林公园、卧龙城市森林、顺义新城生态休闲公园、马坡城市森林公园……百姓身边的绿色生态公园越来越多。去年10月,顺义区整合风景旅游、城乡绿地等资源,将道路两侧绿带、河流两侧绿带、平原造林板块串联,初步形成绿道网络。目前,顺义区共建设绿道177.2公里,其中包括长达125公里的舞彩浅山国家登山步道、潮白河绿道顺义新城滨河森林公园段、温榆河绿道顺义段、大孙各庄绿道、双兴城市森林绿道等。
生活多姿 构建一刻钟文化服务圈
走进崭新的顺义区图书馆,实时显示到馆人次、书籍借阅排行榜、天气状况等数据的大屏颇为吸睛。智能机器人、朗读亭、自助借还设备……智能元素随处可见。
今年三月,顺义区文化中心正式对外开放,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大剧院等为一体,不仅面积扩大数倍,文化服务功能也更加完善。不仅如此,近年来,顺义区大力推进镇街级综合文化中心建设,如今全区每个镇街分别拥有一处或多处文化中心;村居级文化室492个,妇女之家、儿童之家、农家书屋等功能齐备,且每个村居综合文化室至少配备1名文化组织员服务百姓文化生活,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丰富的文化生活。目前,顺义区已建立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现“一刻钟文化服务圈”全覆盖。
与此同时,文艺惠民演出更是精彩不断。交响音乐会、话剧、评剧、木偶戏……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高质量演出轮番上演。据顺义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申志红介绍,“星火工程”在全市范围内选取包括中国评剧院、北京歌舞剧院、京上草原民族艺术团、中国木偶剧等国家级知名院团,以及区内北京凌空评剧团、北京凤翔艺术团、北京顺元祥艺术团、北京盛世梨园艺术团等区内优秀团队共43家,演出738场,涵盖全区365个村,同时安排92场区内原创大戏,让顺义百姓感受到接地气、有共鸣、高品质的文化演出。随着顺义区文化演出提质又升级,也给百姓的文化生活体验不断升级。
丰富的文化活动向基层、向百姓身边延伸,带动更多的人走上舞台,从观众变成主角。走进高丽营一村小剧场,一场好戏正在上演,演员来自本村的“爱曲社”评剧团,已是镇上小有名气的“艺术家”,每年在镇内十余个村进行巡演。爱好戏曲的百姓不在少数,经文化和旅游局牵线搭桥,中国评剧院与高丽营镇政府、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与南彩镇政府、北京市曲剧团与北小营镇政府、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与北务镇政府等单位共同签订了结对共建协议书,专业院团定期深入结对乡镇,对镇里的业余文化团队,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全方位指导。与“国”字头的中国评剧院结成对子,村里的戏台子更加忙碌了。
如今,“二月新春”“五月的鲜花”“十月金秋”三大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深入人心,覆盖了歌咏、戏曲、音乐、民间花会表演及书法、美术、摄影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成为顺义最具特色、全市公认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归梦田园 助力乡村振兴
走进顺义区马坡镇石家营村,干净整洁的街道、气派的小洋楼、随处可见的鲜花绿植、独具特色的千米绿色文化长廊,让人忍不住艳羡这大美的乡村生活。每家门口都摆着一个分类垃圾桶,左半边是绿色的,写着“厨余垃圾”字样,右半边的灰桶注明“其他垃圾”。“每天都有保洁人员上门收运,日产日清。院里院外、大街上都干净了不少。现在大家伙生活越来越讲究,生活方式上也要慢慢改变,逐步跟上垃圾分类新浪潮。”石家营村村民胡玉芬说。早在20多年前,垃圾分类这件大事就已经走入石家营村民的生活中。最初,村民都将垃圾堆放在砖砌的垃圾池内,由保洁员负责清理。之后拆池换桶,并将垃圾简单分为炉灰渣土和其他垃圾两大类。2008年起,村里推行垃圾定点回收奖励机制,村民逐渐养成了垃圾分类投放的良好习惯。2017年,开始实行垃圾定点入户回收机制,实现了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如今,经过多年探索,石家营村已形成“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的垃圾分类闭环机制,全程可追溯,更加精细化。
不仅如此,煤改清洁能源工作也在稳步推进,农村污水改造等基础设施加快补齐,垃圾分类、厕所革命成果显著……经过近年来不断努力,如今的顺义乡村,远望去,浅山依依,绿水潺潺,成行的树木与农田浑然成景;走近看,大街小巷绿树掩映繁花盛开,房前屋后整洁有序,乡间小道洁净通畅;底蕴浓厚的乡村文化述说着“乡愁”,村域产业焕发着新的生机,村民的生活越过越有滋味儿,越过越幸福。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