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冷轧和曲美家居成功揭榜工信部2021年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市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总数达12家,位列全市第二。全区规模以上制造业人均生产率平均提升14.9%,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平均提升37.2%,能源利用率平均提升13.9%……
曲美家居
2012到2022这十年,顺义区从工业强区到智能制造大区,制造业转型升级正在大步迈进。在全市率先出台智能制造专项政策——《顺义区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从智能制造供给、创新服务和发展生态等方面,顺义区全面部署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工作。顺义区通过对区内50余家重点制造业企业“一对一”上门把脉问诊,指导企业转型升级,建立起专家库、场景库并形成成熟经验在全市推广;通过奖标杆,树立起顺义区重点产业智能制造新模式;通过转型升级项目实施,促进企业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通过创新中心、工业互联网、5G等多种方式赋能,实现产业与服务深度融合。
从“制造”到 “智造”,顺义产业转型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向“高端制造”大步前进。
咨询诊断
转型升级的“急先锋”
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咨询诊断先行。
顺义区是汽车产业大区,汽车产业转型是制造业升级的突破口之一。北京海纳川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汽车零部件制造的企业,其客户包含北京奔驰、北汽越野车、东风柳汽等。去年3月,区经信局组织5名资深专家到海纳川底盘开始为期2天的深入调研。专家指出,车间虽然设备先进,已经基本具备精益化基础条件,但距离建成数字化车间还有一些距离,仍需加强信息系统和平台方面的建设。
经过诊断总结、可行性评估、提出方案等一系列工作后,海纳川底盘于2021年10月正式启动数字化车间建设,并于2022年投入使用。企业相关负责人刘保生介绍,公司对汽车天窗焊装涂装环节的16台自动化设备进行了数字化提升,优化工艺流程及实时网络监控,搭建起制造数据的采集汇总、共享分析平台。项目实施后,有效提升了天窗产品的焊接效率,生产节拍由每小时24台提升至28台,生产效率提升了16%。生产人员由原来的11人降低到9人,人工成本降低18%。产品质量的追溯由纸质单据查找变成电子化追溯,使生产效率和数据准确性得到大幅提高。
海纳川天窗焊接车间自动焊接机器人正在忙碌着
《顺义区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行业部门对区内42家重点制造业企业“一对一”上门把脉问诊,遴选第三方专业机构深入了解企业痛点难点,提出切实可行方案,帮企业生产提质增效。实施“把脉问诊”以来,共梳理各企业4大方面11个领域2000多个痛点,建立起33位智能制造专家组成的专家库、28个重点项目的项目库和25个典型应用场景的场景库。
截至目前,已有85个项目参与顺义区智能转型升级项目申报。11个项目推荐申报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资金中的智能化专项,并全部获得市级支持,市区两级支持资金累计超过1亿元。
标杆引领
遇见智慧工厂
“创标杆、学标杆、奖标杆”——顺义区通过鼓励智能制造示范,让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成为区内智能制造的排头兵。全区通过开展企业间互鉴交流、座谈研讨、专题培训等形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激发区内重点制造业企业加快实施智能转型升级。北汽越野车自动化提升、力达康智能数控装备应用、尼得科数据中心升级……顺义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的优秀经验和在咨询诊断中发掘的优秀场景已在同行业甚至跨行业得到复制推广。
尼得科智能电器安装线
整洁有序的生产线上,自动化设备有条不紊地运行;频频闪烁的摄像头旁,视觉对比系统迅捷而准确地给出产品质量判断;简洁高效的扫码枪下,过程测试的数据被赋予到唯一的产品ID中;精密智能的仪器仪表里,工作站的能耗、排放等被实时监控和记录;明亮清晰的生产信息大屏幕上,代表合格产品产量的数字在欢快地跳动……一幅现代工厂的画卷在尼得科压缩机(北京)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展开。
作为全球高端制冷压缩机龙头企业,尼得科的智能转型也走在了行业前列。尼得科智能工程部经理于降龙介绍,近两年来,在顺义区大力支持企业智能转型升级的政策推动下,通过和博世工业4.0创新中心等业内顶尖团队的合作,尼得科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了智能制造5年计划。以高效智能化产品FMX的装配线为突破口,以数据“云”为手段,实现成品检测数据100%可追溯,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提升超20%,人均劳动生产效率提升超30%,运营成本节省超10%。
生态塑造
“智造”赋能深度融合
近年来,博世工业4.0创新中心、泰尔英福创新平台等产业创新中心落户顺义。专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入驻,为区内企业在智能制造创新模式、资源对接、应用服务等方面的需求提供了系统解决方案。
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北京)内的“星火·链网”
北京泰尔英福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全资子公司。作为数字基建业务平台,泰尔英福致力于推进“星火”工业互联网标识体系、“星火·链网”国家级区块链基础设施等服务在产业数字化领域的应用,已形成以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星火·链网”骨干节点的建设和运营为核心的数字基建业务,以及工业互联网技术服务、区块链技术服务和新型产业园区服务4个业务方向,可提供面向企业级、产业级和区域级的立体式产业数字化产品解决方案。
顺义区“智造”赋能实现深度融合,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2512个,实现全区重点区域和重点场景5G全覆盖;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北京)稳定运行,已接入二级节点71个、企业超过4.1万家,累计标识注册量超276亿,累计标识解析量超338亿次,企业接入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辐射北京、天津、河北等北方9省(自治区、直辖市)。
下一步,顺义区将继续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打造产品智能化、装备智能化、生产方式智能化、管理智能化和服务智能化的全流程智能制造体系,加快建设一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企业和智能工厂,融合人工智能和信息网络,推动制造过程的智能化、精益化和绿色化。利用顺义区在智能制造方面领跑全市的优势,在全区、全市营造良好的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氛围,实现顺义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许金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