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2023北京中德产业合作发展论坛在北京中德国际会议会展中心举办,展现了北京中德产业园以高水平开放、持续呈现中德经济技术“联合发展、相互成就”的生动实践,可视化成效显著。
2023北京中德产业合作发展论坛现场。
顺义区正着力打造国家中德经济技术合作典范,不断加强对德合作,进一步提升中德经济技术交流、北京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区域产业转型发展水平,带动北京中德产业园与德国及欧洲在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联合创新、融合发展。
“我们致力于成为中德之间技术沟通的桥梁,将德国工程技术和市场知识引入中国循环经济,致力于帮助中国、德国和世界各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浩瀚海慈循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苏汉介绍,公司总部位于德国杜塞尔多夫,是一家专注于循环经济的德国隐形冠军企业,主要从事再生金属回收利用、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循环再利用、再生资源平台等业务。浩瀚海慈2022年在北京中德产业园成立子公司,进入中国市场。
浩瀚海慈展示的再生金属。
浩瀚海慈如今正在打造运营全球再生金属原料回收B2B电商平台metycle,便于未来中国进口其他国家的高品质再生金属原料。“产业园帮助我们拓展了中国市场,和当地相关产业进行了对接。希望可以通过产业对接,更好地融入中国的循环经济。”苏汉说。
威乐水泵建设了新的组装线。
作为全球水泵行业领先企业,北京中德产业园企业威乐水泵在华业务一直保持稳步增长。威乐(中国)水泵系统有限公司政府及公共事务总监荣光表示:“这是我们第三次参加北京中德产业合作发展论坛了,论坛规模越来越大,参与的德资企业也越来越多,证明北京中德产业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德的产业合作更加受关注,我们也信心倍增。在威乐2025战略规划中,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在中国的研发及生产投入,并通过中国辐射整个新兴市场。”
自2021年以来,北京中德产业合作发展论坛已连续举办三届,揭牌“法官工作站”“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发布“中德产业合作发展报告”,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对德、对欧友好合作,取得了阶段性工作成果与经验。
中德大厦外景。
区经信局局长、北京中德国际合作产业园管理委员会主任周靖慧表示:“产业园围绕突出国家站位、联合创新、融合发展、产业引领的发展思路,今年以来,新增注册惠乐喜乐、戈德传媒、麒麟航空等20个中德、中欧合作项目。截至目前,产业园已集聚德企100余家,年工业产值达到350亿元,初步形成德企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通过举办中德足球赛、啤酒节、葡萄酒节等活动,深度参与中关村论坛、服贸会等,多层次开展对德、对欧交流互动,促进中德经济技术合作与文化互鉴。”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