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顺义区正在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聚焦发展“新能源智能汽车、第三代半导体、航空航天”三大创新产业集群,提升发展“临空经济、产业金融、商务会展、文创旅游”四大现代服务业,着力构建“智能制造”产业生态。
金融政策绘蓝图
释放招引“磁吸力”
金融业已成为继临空经济、汽车制造之后,全区第三大支柱产业。
顺义金融政策持续加码。2022年9月,修订出台《顺义区支持企业上市挂牌发展办法》,以打造高精尖产业结构体系、持续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顺义板块为目标,聚焦企业上市重要节点,提供链条式、全程化政策支持。今年5月,修订出台《顺义区关于打造首都产业金融中心促进金融产业发展的支持办法》,在机构落户、综合业务发展、产融合作、配套经营等方面给予企业全方位支持。其中,一次性开办费用补助最高可达6000万元,购房补贴最高可达2000万元,租房补贴最高可达1000万元。
金融速度勇争先
按下发展“加速键”
民生银行总部基地。
顺义区抢抓首都产业金融中心“后天机遇”,争分夺秒抓项目、争先进位谋发展。截至目前,全区聚集各业态优质金融机构近500家。其中,华夏基金、中加基金、国创基金、国投基金、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农发基础设施基金、中交基金、建广基金等以央国企背景为代表的基金160余支,总管理规模3.7万亿元,公募基金近2万亿元、私募基金7000亿元,理财规模近万亿元。
金融赋能见真章
精准灌溉“产业田”
作为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首都产业金融中心,顺义区始终坚持“产业”与“金融”双布局,“资本”与“项目”双促进,充分发挥实体产业大区的特色和优势,持续推动产业与金融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近年来,顺义区持续加大产业基金投资实体项目引导力度,国投创合基金、北京京国管基金、北京高精尖产业基金、顺义创新产业基金等驻区基金投资车和家、国瑞中鑫、首颐医疗、中清能等50余家区内企业,投资额近40亿元,有效发挥基金带动实体产业发展效用。顺义区拥有顺鑫控股、燕京啤酒、中国国航、正元地信等上市挂牌企业130余家,累计直接融资超2200亿元,资本市场顺义板块加速建设,金融服务实体能力逐步提升。
金融开放启新程
顺势而为“开新局”
汇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借顺义“两区”建设契机,全区加快推进金融对外开放,在首都机场成功落地购买国内航班机票、支付停车楼停车费、购买机场快轨及机场巴士车票等数字人民币四大应用场景。
顺义区在全市率先实现数字人民币水、气、热、电缴费场景落地,有力推动法定数字货币试验区建设。
作为北京自贸区中面积最大的组团,近两年顺义区凭借北京中德产业园等平台及产业优势,成功落地汇丰保险经纪等“两区”金融项目49个,涵盖理财子公司、证券公司、大型产业基金、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各业态。其中,全国首家外商独资保险资管公司安联资管、全国首家外商独资第三方支付公司贝宝支付在落地当年成功获评北京“两区”建设重点项目。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