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2月,顺义区有北京市创新型中小企业395家、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95家。近两年,162家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顺义区坚持梯度培育的效果逐步显现,一个个专注实业、掌握“独门绝技”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小企业群体中的先进代表,是创新的主力军和重要源泉。PHA(聚羟基脂肪酸酯)在北京微构工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转化出各种产品,手提包、积木、吸管、衣服……这些用绿色环保材料制作的产品可在1到3年内于自然环境中彻底消解,降解所需的时间是传统塑料的1%,环保在这里有了真切的模样。
用PHA制造的餐具和杯子。
PHA是一种环保型生物材料,目前其产品市场主要面向食品包装、一次性用品等领域。微构工场的产品优势源自核心体系,即“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体系,利用生长在特殊环境中的极端微生物作为底盘细胞,将传统生物制造的能耗降低50%以上,并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微构工场将这种底盘细胞不断迭代,当前已经发展超过20代。
技术人员调整柔性制造线。
2021年微构工场成立,2年多的时间里,公司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入选第八届“创客中国”TOP50,获批设立北京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且从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北京微构工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吴益超表示:“在顺义区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将老厂房进行改造,打造成年产千吨PHA的现代生物制造工厂,让我们实现了产业化。顺义区在资金奖励、融资、政策指导和业务推广等方面,都给予了企业极大的帮助,让我们的研发成果快速落地。”
微构工场将老厂房改造成年产千吨PHA的现代生物制造工厂。
除了微构工场,特思迪第三代半导体抛光—减薄—CMP装备研发和产业化项目投产,满足顺义区三代半材料/器件企业磨抛类设备需求,有效形成强链补链;厚礼博精密仪器(北京)有限公司生产的质量流量控制器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光伏、第三代半导体、分析仪器等行业;北京铭镓半导体有限公司第四代半导体材料4英寸氧化镓晶圆衬底实现技术突破,掺杂人工光学晶体获得客户的广泛认可……顺义区创新型中小企业进入“专精特新”发展轨道。
北京特思迪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顺义区突出抓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培育,对全区中小企业调查摸底,建立北京市创新型中小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级梯度培育后备库,形成逐级向上输送通道。整合服务资源,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个性化专项服务,引导中小企业从“破局出圈”向“专精特新”发展,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2023年度顺义区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申报培训会现场。
截至目前,顺义区有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9家、“隐形冠军”企业5家。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