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北京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联席机制办公室联合审议,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发布首批罕见病药品进口企业“白名单”,共4家企业入选。
4家企业入选首批罕见病药品进口企业“白名单”。
9月14日,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等6部门制定了《北京市推动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提出要建立涵盖罕见病临床急需药品临时进口、流通、使用全过程的“白名单”制度,即医疗机构、罕见病临床急需药品、药品进口企业三个“白名单”。其中,药品进口企业“白名单”由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管委会负责组织、遴选和认定。
工作人员将罕见病药品入库。
申报“白名单”的企业需在医药进口领域具备特定资质,设置有罕见病药品独立存储区域,具备“一物一码”赋码、追溯的管理条件,且能够提供满足药品质量安全要求的药品配送服务等。“我们会同药监、海关等相关部门,经过认真把关、审核、筛选后,最终确定了首批优质医药进口企业名单。名单内的企业能够以保税备货模式开展罕见病临床急需药品‘白名单’品种的存储、进口、配送等业务。同时,我们也会对药品进口企业‘白名单’实行动态调整。”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工作人员清点罕见病药品。
“很高兴能够入选‘白名单’,我们将积极参与政府的制度创新先行先试,与全球优秀药品供应商合作,让全球创新罕见病药品惠及更多患者。”科园信海(北京)医疗用品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楚晨曦表示。
下一步,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管委会将会同药监、海关等相关部门,对纳入“白名单”的药品进口企业做好服务管理监督工作,全力以赴破解罕见病患者用药难的问题,持续为罕见病患者带来希望与福音。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