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项目第一台培训发动机顺利抵达天竺综保区,这不仅是项目筹备的关键里程碑,更标志着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高端航空发动机维修能力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首台遄达700型培训发动机整装待发。
首台培训发动机顺利抵达口岸,为正处于冲刺筹备阶段的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项目注入了强劲动能,也为其后续业务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台发动机将成为员工沉浸式实践学习的核心平台,助力大家从理论走向实操。
首台遄达700型培训发动机抵达天竺综保区。
“我们将围绕这台发动机开展全方位、全流程演练,细致验证程序、工卡及系统,并进行必要的优化调整,确保其质量手册、工程系统建设既符合严苛法规要求,又具备高度的可操作性,为项目年底投入运营做好准备。”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
项目已建设完成的大型风洞。
“作为中国大陆唯一一家遄达系列发动机大修服务商,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项目总投资约22.42亿元,在满负荷运营时,每年可支持多达250台发动机进场维修,员工将达到800人,可为全球用户提供罗罗遄达700、遄达XWB-84和遄达1000等发动机的维护、修理和大修服务。”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投用后,将有力填补中国大陆地区在罗罗遄达系列航空发动机维修领域的空白。”
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项目外景。
近年来,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凭借“两区”政策优势和机场枢纽资源,持续发挥临空经济引领示范作用,做大做强航空服务主导产业。园区现已集聚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家中外企业,航空服务产业链条更加完善,航空总部高度集聚,形成了航空运输、机场运营、飞机维修、航材贸易等全链条产业集群。
“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项目首台培训发动机的顺利抵达,是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依托‘两区’政策优势和空港口岸功能,持续深化航空服务产业链的重要成果。项目将极大提升园区在高端航空发动机维修领域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完善园区以航空服务为核心,以医药健康、临空智造、物流贸易、商务消费为支撑的‘1+4’产业体系。”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支持项目如期投产达效,推动其成为园区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