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新闻发布会召开。怀柔科学城管委会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丁明达先生从工作进展、“十四五”发展目标、“十四五”要实施的具体措施等方面,对怀柔科学城展开详细介绍。
近期工作进展:明年将有13个科技设施平台进入科研状态
近期怀柔科学城建设全面加速,一是科技设施平台集群初步形成,已布局29的科技设施平台、9个土建完工,其中7个进入科研状态,20个在施的科技设施平台中9个今年年底前土建完工,11个计划明年上半年土建完工,明年进入到科研状态的科技设施平台总数将达到13个以上。“十四五”时期布局的人类器官生理病理模拟装置、太阳能高效转化利用科技基础设施以及科教设施平台也在加快落地。二是怀柔国家实验室挂牌。一期科研办公楼改造完成,科研人员入住,二期加快规划建设。三是“聚人气、聚科研气”的创新生态加速形成。创新主体加快集聚,中科院18家院所入住,纳米能源所整建制搬迁,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挂牌运行,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研究院迁入,德勤大学签约落户提前办学正式开课。国科大怀柔科学城产业研究院、中科脑智创新产业研究院、创业黑马科创加速器落户怀柔。在怀工作生活的科研人员超过3000人。同时怀柔科学城深化与国家部委和行业协会协作,加入国家自然基金委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与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怀柔科学城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国家科学中心国际合作联盟、“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落户。国际综合性科学中心研讨会、亚欧科技创新合作论坛、全球创新经济论坛等都已经成功举办。怀柔科学城国际化水平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怀柔科学城“十四五”发展目标
到2025年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成效凸显,由建设为主向建设与运行并重的阶段转变。源头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创新生态体系逐步完善,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城市框架基本形成,示范效应明显,承载能力全面增强,有力支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
“十四五”要实施的具体措施
“突破”怀柔科学城是《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对怀柔科学城的要求,怀柔科学城将强化以物质为基础、以能源和生命为起步的科学方向,深化院士合作,加快形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营造开放共享、融合共生的创新生态系统,努力打造成为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聚力建设百年科学城。加快推进现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交叉研究平台的建设,面对战略必争和补短板领域预研和规划一批新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现一批符合定位的中科院研究机构整建制搬迁,支持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推进国家科学中心国际合作联盟建设,打造城市客厅雁栖小镇、国际人才社区创新小镇、生命科学小镇等重要区域节点,为入住怀柔科学城的高校院所开展创新活动提供高质量服务。打造怀柔产业转化示范区,按照市里要求重点培育高端仪器装备与传感器产业,同时在能源材料、细胞与数字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布局。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