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上午,在中国科学院物理所怀柔园区成功举办了2021雁栖科技论坛——走进怀柔科学城系列活动首场活动。
此系列活动围绕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科学仪器与传感器、空间科学、地球系统科学等领域展开。
探秘物质科学-大科学装置之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
首次活动现场,近100余位全国知名专家学者、企业精英齐聚中国科学院物理所怀柔园区,热议物质科学---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各位专家学者围绕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深入介绍“光源”的历史、技术先进性、应用价值等内容,探讨“光源”的行业应用及产业转化路径。
怀柔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司卫华致辞
伴随着怀柔科学城宣传片,论坛逐渐拉开了序幕。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海创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丁洪主持活动,介绍现场来宾。北京市怀柔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司卫华致辞。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高能同步辐射光源”装置负责人董宇辉、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王新泉、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清洁能源材料测试诊断与研发平台负责人李泓等共四位专家分别登台,围绕同步辐射光源展开主题演讲。以“同步辐射光源:从一代到四代”、“同步辐射光源:结构生物学研究的利器”、“面向先进电池研究的同步辐射光源技术”、“先进交通装备与同步辐射光源”为主题,四位专家分别讲述了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的原理、组成及应用。
丁洪主持活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创新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为我国未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回顾“十三五”,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全面推进,29个科学设施平台全部开工,怀柔朝着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行。迈入“十四五”,怀柔将把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实验室建设作为核心要义和使命所在,加快形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努力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战略支撑。
董宇辉做主旨报告
王新泉做主题报告
李泓做主题报告
论坛的亮点之一是主题对话环节。怀柔区政府特聘专家陶斌武博士主持对话环节,董宇辉、王新泉、李泓等四位专家移步主台,畅所欲言,深入探讨了“光源”的行业应用及产业转化路径。大科学装置作为国家科研“重器”,每一个大科学装置的建成都会产生大量的需求用户,涉及各个学科领域,尤其是大光源装置,对于大科学装置,建好更要用好。怀柔大光源在有限的线站资源下要如何去平衡用户的需求?大科学装置科技含量高、专业性强,兼具广度和深度,在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过程中,大部分企业缺乏对大科学装置应用领域的了解,无法判断它对公司创新研发的作用,如何提高企业用户主动向大科学装置寻求合作的积极性?随着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的建成及后续的投入使用,未来哪些科技领域会有大的突破或成果产出?各位专家分别提出了自己宝贵的建议、想法和预测。
主题对话
论坛还设置了参观环节,各位专家、领导、来宾集体到室外平台参观了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的建设情况。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做为怀柔科学城大科学装置之一,承担着国家战略、首都职责,有国家重器之称。其整体建筑外形看起来像一个悬空的放大镜,充分地展示了其作为显微世界“超级放大镜”的能力。本次论坛的主持人、同时也是北京高能光源规划者之一的丁洪给它起名为“梦之环”, 因为它体现了许多中国物理学家想要进一步深入微观宇宙的梦想。据他说,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对于研究光电子能谱至关重要。一旦建成,人们就可以更容易探测物质中哪怕最小的粒子。
现场参观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的建设情况
首次论坛以“探秘物质科学-大科学装置之高能同步辐射光源”为主题,在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和北京怀柔科学城管理委员会指导下,由区科委和北京海创产业技术研究院主办。据悉,本次论坛属于怀柔科学城重要的品牌系列活动之一,旨在搭建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合作发展平台,促进科技创新资源集聚,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推进怀柔科技创新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宣传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提升怀柔区科技工作影响力和显示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地,更好的服务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现国家战略。今后还将围绕其他与怀柔科学城相关的主题开展系列活动。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