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25日,2025国际基础科学大会(ICBS)系列活动在怀柔金隅兴发科技园·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陆续举办,这是该顶级学术盛会连续第三年在此举办,全球顶尖科学家齐聚一堂,共探科学前沿。大会的持续举办,不仅彰显了怀柔科学城日益提升的国际影响力,更生动展现了作为其北部核心创新引擎——金隅兴发科技园的独特魅力。
华丽蝶变:从工业锈带到科学绿洲
科技园所在地,曾是服务首都建设的兴发水泥厂。2015年,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疏解非首都功能战略,金隅集团主动关停水泥厂,开启了一场深刻的转型。园区占地约177.98公顷,转型升级过程中充分尊重工业遗产价值,保留并更新54栋历史建筑,将厚重的工业记忆与现代科技基因巧妙融合。同时,大力推进矿区生态修复,通过生境恢复与景观化处理,让昔日“水泥森林”蝶变为生机盎然的“科学绿洲”,成功入选北京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这一转型实践,成为北京市推动产业空间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样板。
改造前
改造后
十八仓改造前后对比
改造前
改造后
眼睛仓改造前后对比
精准定位:科学城北部的创新引擎
金隅兴发科技园位于科学城北区,是以中国科学院大学为依托的智力密集区,也是与雁栖湖国际会都融合发展的关键区域。规划定位为新型研发与科技服务相结合的生态创新中心,通过工业遗址改造与长城背景的生态修复,构建起连接“农业社会遗迹(长城)—工业社会遗迹(园区)—未来科学创新”的独特时空对话场域。
硬核支撑:汇聚高精尖,赋能新质生产力
园区聚焦基础科学的应用与转化,着力汇聚关键创新要素:
顶尖机构汇聚。成功引入由丘成桐院士领衔的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聚焦数学物理、人工智能前沿等基础研究突破。此外,还引入亚太首所德勤书院,为科技金融、数据分析等高精尖产业输送专业人才。
创新生态构建。积极打造“智·会·数”三大集群(科创成果转化人才培育中心、国际科创交流交往中心、数字产业孵化加速中心),赋能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科学城产业发展提供新载体、注入新动能。
独特空间赋能。精心打造“丰盛周末微度假地”、“智趣山谷”、“艺术策源地”三大核心组团,倡导“工作是风景,生活是艺术”的新生活方式,营造激发原始创新、孕育新质生产力的优质环境。
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
德勤书院
未来可期:赋能科学城区域创新
金隅兴发科技园通过工业转型、生态修复、科技赋能、文脉传承的有机统一,成功打造了一个绿色、低碳、智慧的创新高地。园区在盘活闲置资产的基础上,保留历史记忆,引入顶尖科技,实现了自然生态、人文历史与前沿科技的和谐交融,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科技展示与交流空间,持续吸引全球顶尖智力,有力支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和首都国际科创中心发展。未来,园区将持续深化创新生态,加速成果转化,为科学城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创新动能。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