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大剧院百场公益演出首场走进怀柔科学城。来自市科委、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晨兴数学中心等200余名国内外科研人员和博士研究生代表观看演出。
近日,国家天文台“十三五”科教基础设施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协同创新交叉研究平台——空间天文与应用研发实验平台项目,顺利通过验收。空间天文与应用研发实验平台项目旨在打造国际一流的空间天文研究平台,推动空间天文科学的发展和应用创新。
1月11日,记者从怀柔区两会上获悉,今年怀柔将新建10条城市道路,分布于怀柔科学城、中国影都及怀柔新城三大片区,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现有城市路网体系,打通区域微循环,让“路网血管”更畅通,使不同功能区有效互联互通。
项目建成后,将提升优化怀柔科学城配套设施水平,成为服务于国内外顶尖科学家、企业家、创业人员等的国际化高品质生活社区。
百年科学城、奋斗每一天!用速度跑出风采,用实干创造辉煌,用心书写“展翅腾飞看怀柔”的精彩篇章。
1月3日,怀柔科学城又添一个国家级中心——国际空间环境服务组织中国区域警报中心,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挂牌运行。未来,这个能监测预报太空中“风雨雷电”的中心,将面向全球发布太阳系以及东半球具有精细化区域特征的空间天气预报。
近日,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试运行启动仪式在怀柔科学城举行。这一大科学装置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三五”规划的10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由北京大学联合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等单位共同承担建设任务。自2020年3月启动基建工程建设以来,建设团队紧密合作,克服困难,确保了设施建设的高效推进。
雁栖湖畔,怀柔科学城扬帆起航,边建设边运行边出成果。市发改委近日亮出了去年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成绩单:112项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提前超额完成年度投资目标。截至目前,怀柔科学城服务院所高校累计产出重大科技成果200余项。
在加速科学仪器国产化替代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北科建集团勇担国企使命,以怀柔科学城建设为重要契机,把握产业发展规律,聚合科学仪器和传感器产业领域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资源,打造高端仪器和传感器科技产业基地,为怀柔科学城建设发展增添澎湃动能。
光学晶体可实现频率转换、参量放大、信号调制等功能,是激光技术的“心脏”。”王恩哥说, TBN具备超薄尺寸、优异可集成性和全新功能,未来有望在量子光源、光子芯片、人工智能等领域实现新的应用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