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户于怀柔科学城的中科合成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北京大学、中科院,共同攻克了乙烯聚合可视化的难题,首次以分子电影形式展示了表面乙烯聚合的反应过程,让这一微观反应原理具有了“眼见为实”的证据支撑。当下,乙烯聚合反应用于生产聚乙烯塑料,其每年产量超过一亿吨,是全球产量最大的塑料制品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制造薄膜、容器、纤维和管材等生活用品,但其在催化剂作用下的微观反应过程一直没有被影像捕捉到,也因此,其反应机制一直存在着...
北京大学将深度参与怀柔科学城建设,承建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北京激光加速创新中心和轻元素量子材料交叉平台三个重大项目。同时,该中心将为辐射医学、前沿物理、核能持续、先进材料等领域重要科学问题的研究提供条件,还将利用其功能优势提升我国先进粒子加速器及新型光源领域科研基础设施整体竞争水平,成为我国下一代先进加速器和先进光源研究的前沿阵地。该平台针对元素周期表前三周期元素所独具的物理特性,探索基于新奇量子效应的...
地处怀柔科学城核心区,怀柔区雁栖镇范各庄村正在尝试一条增收致富新路:改造农民闲置房屋,建设单身人才公寓,取名“科学家工作室”,为科学城提供配套。范各庄村位于贯穿怀柔南北的主干道京加路西侧,距离已入住怀柔科学城的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物理所研究所、电子学研究所均只有2.5公里,距离市郊铁路怀密线仅1公里。由于地理位置优越,雁栖镇抓住怀柔科学城建设契机,指导范各庄村试水建设科学家工作室。针对科研人员年轻化的特点,公司完成了室...
随着越来越多的科研装置运行起来,怀柔科学城正一步步向着世界级原始创新策源地的目标迈进。作为落户怀柔科学城五个大科学装置之一的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已有5个实验站面向国内外用户开放预约使用,截至目前已收到来自国内外团队的50余份申请。据悉,此次开放预约的包括极低温固态量子计算(强磁场)实验站、极低温固态量子计算(极弱场)实验站、低温原位扫描隧道-角分辨光电子谱测量实验站、微纳加工平台、工艺支撑平台。
日前,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首批次5个实验站自今年1月20日起面向国内外用户开放预约。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是怀柔科学城“十三五”时期建设的五个大科学装置之一,也是其中最先进入科研状态的。作为集超高压、极低温、强磁场、超快光场等极端条件于一体的国际先进的用户实验装置,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将用于拓展物质科学的研究空间,促进新物态、新现象、新规律的发现,助力物质科学相关多个前沿领域研究。据了解,怀柔科学城...
2021年9月才整建制搬迁至怀柔科学城的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已经在这片孕育原始创新的土壤上结出硕果。针对这一不足,他带领团队进行了多年研究和实验验证,成功将速度项加入了麦克斯韦方程组,修正和拓展出了更加完善的“计算公式”,相关成果已在近期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Materials Today》,成为中国科研机构对经典物理学基础理论创新作出的一次重要贡献。”而有了拓展后的方程组,将能够探测高速运行的高铁、飞机、导弹,甚至星...
一把手访谈|怀柔区委书记郭延红:百年科学城,奋斗每一天
自2017年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以来,在国家发改委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帮助下,北京市、中科院、高校共同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物质、能源、生命健康等科学方向,统筹布局了29个科学设施平台,其中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个,分别为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和子午工程二期,集中力量建设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新基础设施集群,努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12月28日上午,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召开博士后工作助力北京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会上对纳米能源所博士后工作站进行了授牌,同意研究所开展博士后工作。纳米能源所将持续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央人才工作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强国战略、北京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等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博士后制度的优势,围绕首都功能定位和研究所发展实际,着眼国内外科技前沿,认真做好博士后人员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
把地球搬进实验室,在怀柔科学城东区,一位地球的“孪生兄弟”已开始运行,并将为即将举办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气象与空气质量预测保驾护航。记者12月17日探访怀柔科学城东区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获悉,目前装置已完成系统级工艺测试,目前正在进行软硬件的联调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