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1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评审工作安排,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于2021年7月30日至8月8日组织开展了“十四五”“生物大分子与微生物组”重点专项项目预评审。此次评审采用网络评审方式,评审专家按照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选取和使用的统一要求,从国家科技专家库中产生,共79人。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文件精神和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优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8〕37号)等文件精神,现将预评审专家名单予以公布,公示期为2021年8月12日至8月16日。
生物大分子1组:泛素化修饰关键蛋白质机器调控疾病发生发展的功能机制(指南1.2)
序 号 |
姓 名 |
单位名称 |
1 |
余 佳 |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2 |
邱小波 |
北京师范大学 |
3 |
黄 方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4 |
周 政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5 |
陈 翔 |
中南大学 |
6 |
王洪睿 |
厦门大学 |
7 |
田 聆 |
上海交通大学 |
生物大分子2组:恶性肿瘤发展中的生物大分子网络及机制
(指南1.7)
序 号 |
姓 名 |
单位名称 |
1 |
宋献军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2 |
孙中生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3 |
杜 冰 |
华东师范大学 |
4 |
马瑜婷 |
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 |
5 |
李爱玲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
6 |
张正东 |
南京医科大学 |
7 |
卫涛涛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生物大分子3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和致病过程中的蛋白质机器研究(指南1.10)
序 号 |
姓 名 |
单位名称 |
1 |
沈张奇 |
中国农业大学 |
2 |
周铁丽 |
温州医科大学 |
3 |
何正国 |
华中农业大学 |
4 |
王 辉 |
北京大学 |
5 |
戴桂馥 |
郑州大学 |
6 |
东秀珠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7 |
包 锐 |
四川大学 |
生物大分子4组:人体肠道微生物组稳态平衡及其失衡调控重大疾病的分子机制(指南2.2)
序 号 |
姓 名 |
单位名称 |
1 |
刘洪涛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2 |
赵方庆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3 |
赵国屏 |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
4 |
王昆华 |
昆明医科大学 |
5 |
李剑勇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
6 |
苏 雄 |
苏州大学 |
7 |
苏 勇 |
南京农业大学 |
生物大分子5组:微生物组与药物交互作用影响疗效及安全性的分子机制(指南2.3)
序 号 |
姓 名 |
单位名称 |
1 |
乐 敏 |
华中农业大学 |
2 |
卢向阳 |
湖南农业大学 |
3 |
孙良丹 |
安徽医科大学 |
4 |
邓贤明 |
厦门大学 |
5 |
祁 超 |
华中师范大学 |
6 |
蔡宗苇 |
香港浸会大学 |
7 |
胡黔楠 |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
生物大分子6组:病原微生物感染过程中的宿主免疫机制
(指南2.5)
序 号 |
姓 名 |
单位名称 |
1 |
陈建平 |
四川大学 |
2 |
周平玉 |
同济大学 |
3 |
杨 亮 |
南方科技大学 |
4 |
赖玉平 |
华东师范大学 |
5 |
张 烜 |
北京医院 |
6 |
季延红 |
西安交通大学 |
7 |
郑永唐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
生物大分子青年1组:
序 号 |
姓 名 |
单位名称 |
1 |
朱 涛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 |
冯银刚 |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3 |
陈 铭 |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
4 |
孟 清 |
东华大学 |
5 |
张 健 |
湖南师范大学 |
6 |
张玉波 |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 |
7 |
宋文芹 |
南开大学 |
8 |
于益芝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生物大分子青年2组:
序 号 |
姓 名 |
单位名称 |
1 |
王嘉寅 |
西安交通大学 |
2 |
谷晓峰 |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
3 |
岑 山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
4 |
陈士云 |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
5 |
黎 健 |
北京医院 |
6 |
王 强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7 |
赵世民 |
复旦大学 |
生物大分子青年3组:
序 号 |
姓 名 |
单位名称 |
1 |
李子刚 |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2 |
詹启敏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3 |
郭全义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4 |
任瑞宝 |
上海交通大学 |
5 |
仇子龙 |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 |
6 |
张华凤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7 |
邓大君 |
北京肿瘤医院 |
生物大分子青年4组:
序 号 |
姓 名 |
单位名称 |
1 |
陈德昌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2 |
贝为成 |
华中农业大学 |
3 |
李 斌 |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
4 |
袁 俐 |
石河子大学 |
5 |
刘宏民 |
郑州大学 |
6 |
唐 贇 |
华东理工大学 |
7 |
谢 鹏 |
重庆医科大学 |
8 |
樊 伟 |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 |
生物大分子青年5组:
序 号 |
姓 名 |
单位名称 |
1 |
杨 爽 |
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 |
2 |
黄亿华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3 |
黄 旲 |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
4 |
汪迎春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5 |
崔宗杰 |
北京师范大学 |
6 |
石 磊 |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7 |
张乃霞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专项联系方式:010-68104344
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2021 年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