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为民,奋斗有我。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各高校、院所和企业的科技工作者们,主动作为、迎难而上,积极投入到科技“战疫”中,努力把北京的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抗击疫情的有力武器,展现了新时代科技工作者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时代精神,彰显了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在国家发展中的引领支撑作用。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我们为您介绍北京科技工作者的“战疫”事迹。

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表明,“这种病毒没有国界,我们与它的斗争也是如此。
”北京大学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谢晓亮表示,全球需要团结一致,合作抗击共同的敌人。 当时,谢晓亮正在瑞士达沃斯参加世界经济论坛。为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他以最快速度返回北京,并与团队在大年初三就投入到抗体药物的研究中。他
们的目标是快速找到并制备高纯度中和抗体,作为药物代替血浆给病人注射。 谢晓亮团队利用高通量单细胞测序技术,在新冠肺炎康复期患者血浆中开展了大规模筛选工作。最终,仅用两个月时间,就找到一批高活性中和抗体。 近日,与其他科研团队合作完成的小鼠实验,已初步证实了该中和抗体的治疗和预防功效,有望成为治疗新冠肺炎强效药。目前,临床试验正在积极推进中。 5
月18日,国际著名科学期刊《细胞》(Cell)在线发表谢晓亮课题组与合作团队的文章,公布了其新型冠状病毒强效药研究的最新重要进展。 谢晓亮表示:“作为科学家,我们都相信,只有科学,才能把人类从新冠肺炎疫情的灾难中拯救出来。” “作为科学家,我们是在全身心投入解决目前面临的问题,也获得了相当多的进展。
我们有信心和很大的希望能贡献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
”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的1月27日,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GHDDI)主任丁胜就会同清华大学药学院,免费将药物研发资源开放给全社会科研人员,共同加速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研发。 彼时,GHDDI向外部研究机构和科研人员免费开放了高通量药物筛选平台和多个化合物分子库,共同开展药物筛选研究,协同药物研发服务公司提供多项服务。北京市科委协助GHDDI、清华大学生物结构前沿研究中心与医科院病原所对接,合作开展“老药新用”药物筛选工作。 GHDDI
开放的资源主要是针对能有效作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的研究。“首先针对如何在短期内发现可能的有效药物,用于迅速缓解当前疫情,我们运用‘老药新用’的研发手段,即通过筛选已通过一期临床试验验证、安全性有一定保证的药物,加快候选药物的研发速度;同时制定中长期的目标,即研制更安全有效的药物和疫苗,并加深科研界和公众对冠状病毒的认知。”丁胜说。 “我们这么做,主要希望能为有研究基础的科研人员赋能,让他们更高效的做研发,希望减少重复性工作以加速研发进程。”丁胜说,希望能在短期内找到有效的候选药物;从中长期来看,也能有效提升疾病研究、药物研发领域的效率,并促进国内相关领域的发展。
高强 “克冠行动”推动新冠疫苗研制
4
月12日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召开专家审评会,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强作为新冠灭活疫苗研发负责人,向审评专家组汇报了新冠灭活疫苗临床前研究工作及临床研究方案。4月13日,科兴中维研制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获批进入临床研究。
“我们积极推进疫苗的研制进程,尽早为中国乃至全球有需要的国家提供疫苗。”这是高强的愿望,也是整个科兴团队为之努力的目标。 疫情发生以来,作为专业从事人用疫苗研制的企业,科兴中维一直关注疫情发展趋势,并于1月28日正式启动名为“克冠行动”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制项目,联合多家合作单位,按“战时状态”并联推进以灭活疫苗技术路线为主的疫苗研制工作。 公司派出多组研究人员分赴浙江、北京的5个P3实验室同步开展毒株筛选、工艺研究、检定方法建立及验证等工作。研究人员与合作单位专家团队满怀信心,相互鼓励,相互配合,夜以继日地工作,他们24小时连轴转,短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了疫苗全部临床前研究工作。 从3月13日起,高强带领科兴中维先后向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滚动提交了18轮申报资料,北京市药监局在第一时间组织抽样,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迅速开展同步检验,CDE的药学、药理毒理、临床审评员和项目管理人员加班加点进行审评与协调,切实践行了“研审联动,同步审评”要求,极大推动了项目进程。 “公司按照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部署,在科技部、国家卫健委、国家药监局、工信部等有关部门及北京市科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推进疫苗的研制工作。”高强表示。 目前,科兴中维的新冠灭活疫苗正在开展Ⅰ/Ⅱ期临床研究。
张志强 精准检测为疫情防控做贡献
“1月12日国家公布新冠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后,我们公司与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合作,在一周之内就完成了试剂盒的开发。
”北京卓诚惠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强回忆起疫情发生之初的情景,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卓诚惠生是一家专注于病原微生物检测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为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病原微生物分子诊断解决方案。目前公司拥有多重PCR、自动化一体机、免疫荧光等多个技术平台储备,已开发了300多个多重PCR检测试剂,获得和再申报专利共计50多项。
“在疫情期间,我们第一时间组建了疫情应对筹备小组,对原材料采购、生产、物流等方面的工作开展了动员,春节期间应急小组24小时不间断生产发货,保障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需求。”让张志强感到自豪的是,“临床反馈检测结果显示,我们新冠核酸检测产品的效果还不错。”
考虑到全国疫情的防控形势严峻,张志强所在公司紧急组织捐赠,向湖北省孝感中心医院、宜昌市人民医院、十堰市人民医院、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等数十家医院,200余家省市疾控单位累计捐赠价值680万元的检测试剂与仪器设备。
“精准的检测,能解除数量庞大的疑似患者的焦虑,缓解临床诊治的压力。”张志强说,作为一个分子诊断企业来讲,我们感觉肩上的责任不小,今后我们要继续加强产品的研发和技术储备,为防控传染病做出一份贡献。
随着海外疫情形势的日益严峻,卓诚惠生公司积极向海外伸出援助之手。3月19日,向意大利捐赠10000人份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盒;3月26日,向伊朗捐赠2000人份试剂盒;3月27日,向马来西亚驻华大使馆捐赠10032人份试剂盒……卓诚惠生公司为全球携手抗疫贡献力量。
“在疫情发生的最初一个多月时间里,北京市科委的领导多次深入企业一
线,帮助我们对接需求,指导工作,我每天都会接到相关工作人员的电话,沟通进展,协助解决困难。
”张志强说,“这次新冠试剂盒应急注册,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指导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