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第四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12月15日上午开幕,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李妍介绍,北京将大力推动数字货币试点,按照国务院的批复,试点主要聚焦冬奥场景。
在数字经济时代,金融科技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拓展了新路径。她介绍,在获得融资服务方面,北京建立了金融服务快速响应机制,搭建了服务民营小微企业的北京畅融工程,已经通过线上线下累计服务金融机构2300余家、对接企业4000余家。
另外,在提升融资便利度方面,在北京大数据工作推进小组办公室统一安排下,本市建立了金融数据公共专区,汇聚了涵盖200余万市场主体的数据。北京小微金服平台已经注册企业3万余家,合作的银行、证券、投资等机构3000余家,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累计金额已经超过千亿元。
北京市推出了支持企业上市的“钻石工程”,创设科技企业的“钻石指数”。在“钻石工程”支撑下,今年北京地区A股新增上市企业41家,目前境内外上市公司累计存量达到60家,其中科创板目前为止上市32家。越来越多优质的企业登陆国内外资本市场,拓展了自己的融资渠道。
两区政策对金融科技创新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李妍介绍,北京正在以西城和海淀为主阵地打造国家级金融科技创新示范区,推进建设金融科技应用场景示范区,建立应用场景发布机制。北京将支持持牌机构和大型科技企业依法设立金融科技公司,进一步依法开展金融科技创新活动,依托金融科技手段探索开展个性化融资服务。
同时,北京大力推动数字货币试点,按照国务院的批复,试点主要聚焦冬奥场景。两区政策的自贸区政策明确提出在北京建设数字货币实验区,目前在人民银行的领导下,市金融监管局正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推进数字货币试点。
金融科技为加强监管提供可新手段。李妍介绍,目前北京率先启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监管“沙箱”陆续推出了两批次,共17个项目,第三批项目近期也将向社会公示。(潘福达)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