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首期“杰青来了”在北京市基金成果对接合作基地——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总部顺利举行,生物医学工程等医药健康领域的11位北京杰青携成果参会。活动由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中关村科学城管理委员会、北京纳通科技集团主办,北京和义广业创新平台科技管理有限公司承办。北京杰青团队成员,5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和投资机构相关负责人,共120余人参加。
首期“杰青来了”会议现场
此次“杰青来了”内容丰富,在北京杰青和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投资机构范围内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
杰青报告环节,北京大学汪贻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胡振华研究员等5位北京杰青充分展示了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在智能纳米药物制剂、新型光学分子影像及其临床应用等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
北京大学汪贻广研究员《智能纳米药物制剂》
北京大学刘昭飞教授《肿瘤特异性核医学分子影像探针的研发》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胡振华研究员《新型光学分子影像及其临床应用》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刘勇研究员《智影像·启未来 -- 基于脑影像的AD早期识别系统》
北京大学段小洁教授《面向未来的神经调控技术》
需求发布环节,北京理工大学周天丰教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刘燕研究员等6位北京杰青和市基金优秀项目负责人通过发布科研成果进展,表达了希望获得政策和资金支持的意愿;北京医智影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少彬等3位企业负责人通过介绍公司主营业务,表达了希望与成果拥有方开展合作的期望;通过面对面发布需求,创新了促进科技成果高效、精准对接的转化方式。
北京理工大学 周天丰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 闫东鹏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 宋江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王引言
北京积水潭医院 骨库负责人 孙磊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刘燕
北京光辉集团运营总监 任宏飞
北京医智影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少彬
北京幸福益生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刘青
交流讨论环节,与会人员共同就推进优秀科技成果在京落地转化工作展开深入交流,并表示希望能够持续开展“杰青来了”系列活动,搭建有效的成果对接合作平台。
参观纳通科技集团展厅
李丽华发言
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科技处副处长李丽华表示,海淀区拥有丰富的产业资源和全国领先的创业生态,为了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已经设立了三个概念验证中心,并将不断致力于为北京地区优秀成果与北京市产业发展之间架设桥梁,为北京杰青和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提供优质服务工作,促进成果实现精准对接,推进基础研究成果应用贯通机制建设。
赵毅武致辞
北京纳通科技集团董事长赵毅武表示,集团将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推动产业资源的开放和共享,助力科技人才完成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临床转化及产业转化工作,努力打造北京地区生物医药领域基础研究成果专业化转化示范平台,服务首都生物医药及相关产业创新发展。
王红总结发言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红对纳通科技集团表示感谢,纳通作为北京市基金首批成果对接合作基地,为成果应用贯通工作提供了鼎力支持。并指出市基金推出“杰青来了”系列活动,是北京杰青“一次资助,终生联系”的追踪服务创新举措之一,旨在进一步拓宽高校院所成果团队与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和投资机构的对接渠道,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的信息屏障,形成科研成果转化的良性闭环,为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首期“杰青来了”,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刘勇研究员、北京协和医院吴南研究员等5位北京杰青已与纳通科技集团等企业需求方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北京市基金“杰青来了”系列活动拉开了序幕,也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了优质成果源泉。
首期“杰青来了”合影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