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K”“5G”“超高清转播”这些当下最火热的电视转播技术,与北京冬奥会结合到一起后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它们会来到普通公众身边吗?让我们走进本届冬奥会黑科技之:8K超高清转播。
1月27日,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等单位组织的“科技冬奥企业行”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来到超高清视频(北京)制作技术协同中心(以下简称“协同中心”),探访北京冬奥8K转播背后的技术路径与产业协同化探索。
活动中,协同中心副总经理杨剑透露了两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一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成为奥运历史也是体育比赛转播史上,规模最大的8K超高清转播。
二是与以往只在试验频道“蜻蜓点水”不同,北京冬奥会期间,全市将有200个落地点位进行8K转播,实现了规模化应用,市民朋友在户外大屏、商业场所大屏甚至是社区活动中心都可以看到,让“想看就看”成为可能。
8K是一种全新的视频分辨率,也叫超高清视频,它的分辨率高达7680X4320,清晰度是4K的4倍,1080p的16倍!能为观众带来更为真实、震撼的体验效果,也是未来显示技术的主流方向。
8K虽好,但实现起来却不容易,这其中有技术方面的原因,也有市场协同的问题。
8K视频数据量巨大,传统的计算、存储、传输技术难以满足产业化发展,而缺乏内容支持也导致这项技术难以普及,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状态。
2019年,由工信部和北京市部市共建的超高清视频(北京)制作技术协同中心正式成立,致力于打通8K产业链,发掘应用市场资源,拓展“5G+8K”在内容创制领域以及其他行业的规模化应用,促进“5G+8K”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2020年,协同中心承担了北京市科委《国内首台套5G+8K转播车集成关键技术演进研究》课题,针对性开展专项优化方案(车载8K多通道收录和慢动作回放系统、8K编解码器),建立了8K转播技术规范,并在十余项5G+8K示范转播中不断优化,持续挖掘和发展5G+8K转播能力。
杨剑表示,成立2年多来,协同中心围绕“5G+8K”做了很多工作。例如主导设计、集成建造了全球首台5G+8K超高清全业务转播车。“这是全球唯一一台可以同时制作8K/4K的转播车,技术水平位于世界前列,并且整车国产化水平已经达到了20%左右,随着技术的优化,未来‘中国制造’的水平还将进一步提升。”
再比如基于“5G+8K”的转播技术,协同中心已经成功完成了包括2019男篮世界杯、2019世园会、2021冬奥测试赛等数十项大型赛事/活动的8K转播,有了非常好的技术积累,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商业化探索。
换言之,此次冬奥8K转播是一步步水到渠成的技术积累,而并非牛刀小试的初步探索应用。
“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协同中心面向冬奥转播需求,持续改进和优化、扩充5G+8K转播成套技术和系统。今年冬奥会期间,协同中心的转播车和技术支持服务团队将部署在首都体育馆,为8K转播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积极参与冬奥期间8K赛事转播公共信号制作。”杨剑说。
协同中心展示的8K显示屏
8K演播室
8K视频效果展示
8K+5G制播支撑平台实验室
那么,北京冬奥会期间,公众能欣赏到8K转播吗?答案是肯定的。
“技术上完全没有问题。”杨剑表示,公众可以在北京200多个社区8K电视及商圈8K大屏上,收看本届冬奥赛事8K节目。未来,只要家中的电视机具备支持8K视频的功能,公众就可以坐在家中收看8K节目了。
从这个角度看,8K转播已经放下身段,不再遥不可及,随着规模化的落地,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大众化应用,做好了全面走入寻常百姓家的准备。
不仅如此,以往被认为难以企及的手机领域,如今也有了全新的期望。只要手机屏幕支持8K分辨率,通过电信厂商的支持,在满足带宽传输的前提下,用手机也可以观看8K转播的节目,且在清晰度上更有优势。
“比如说我们用手机看足球比赛,在2K清晰度下,放大足球运动员以后是模糊的,很多细节就被自动忽略了。”杨剑表示,“8K转播就没有这样的困扰,用手机放大以后,也能很清楚地看到运动员的动作、表情甚至是细节,观感上自然更胜一筹,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优势。”
本次活动是“科技冬奥企业行”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的第三站,后续还将组织媒体记者走近更多“科技冬奥”项目,了解科技支撑冬奥背后的故事。
知多一点
奥运会:转播技术的最佳“催化剂”
事实上,奥运会和电视转播技术的关系,远比公众想象中要密切,甚至有观点认为,很多新兴的电视转播技术,正是以奥运会为契机推广的,换言之,奥运会成为了电视转播技术的“催化剂”。
现代奥运会起源于1896年的雅典,人类用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直到1936年,聚集在公共场所的柏林市民才通过电视看到了奥运会现场的画面。
1948年伦敦奥运会,英国广播公司(BBC)向公众用电视转播了比赛,实现了比赛转播在社会公众层面从“听得见”到“看得见”的转变。
1964年东京奥运会首次实现了赛事卫星直播
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成为全球第一个用卫星转播的赛事;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立体声技术被引入奥运赛事转播中。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人类历史上首次采用2K数字高清信号进行节目转播。清晰度不亚于在现场3米距离直接观看。
2008年北京奥运会实现首次2k直播
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电视转播技术继续加码,4K、8K、VR等新技术陆续登场。到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8K转播第一次试水冬奥赛场,取得了令人惊艳的效果。
2022年北京冬奥会,“5G+8K”迎来了更大规模的应用,普通公众足不出户,就能观看到相关赛事和视频,将成为电视转播历史上又一大亮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