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上午,“双奥之城新气象——2022中外媒体北京行”城市形象采访活动走进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展馆(北京日报记者 白继开 摄)
2月2日上午,2022北京新闻中心主办的“双奥之城新气象——2022中外媒体北京行”城市形象采访活动来到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展馆,中外27家媒体的47位记者在此探寻中国铁路从追赶到领跑世界的轨迹,感受中国高铁速度。
中外记者一走进博物馆大厅,就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历史沧桑感——巨大的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动车组列车三代机车浮雕,在大厅顶部铁路标志性Logo的映照下,极具视觉冲击力。博物馆一层的转角,就是大名鼎鼎的“龙号”蒸汽机车,它曾在中国早期的唐胥铁路上使用。
“1876年,当全世界铁路总里程达20万公里的时候,中国铁路才艰难起步。如今,中国高铁发展虽然比发达国家晚40多年,但经过几代铁路人接续奋斗,已经成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历史性变化。”讲解员介绍,现在中国高铁总里程占到了世界的三分之二以上,运营里程突破4万公里,总里程已能围绕地球赤道一周。
逐级而下,来到沙盘模型专题展区。最难施工的青藏铁路、热带上的海南环岛高速铁路、跨四省可开行重载列车的大秦铁路……记者们站在高铁桥梁、车站、京沪和京广高铁大型数字沙盘前,被一个个“世界铁路之最”震撼了。“青藏铁路海拔最高的是哪一站?”“冰川矿泉水就是来自那曲站吗?”感兴趣的记者不时抛出疑问。
博物馆三层的互动区域,复兴号动车组的展示和体验是此次活动的重头戏,中外记者分批体验了动车组模拟驾驶舱。模拟驾驶台按1∶1.18的比例制作,最大限度还原了真实的驾驶场景。记者们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坐上司机位置,模拟体验驾驶高铁的乐趣,感受中国速度的魅力。推动手柄启动列车,只见列车速度从个位数加至每小时350公里,前方和窗外的站台、隧道、桥梁、接触电网等飞速往后退去,真实的场景让体验的记者惊叹不已。
“从林海雪原到江南水乡,从大漠戈壁到东海之滨,我国高铁跨越大江大河、穿越崇山峻岭、通达四面八方,高铁已覆盖全国92%的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截至2021年底,中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超过4万公里,‘四纵四横’高铁网已经形成,‘八纵八横’高铁网正加密成型。”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改革部高级工程师左武介绍的一组数据让外媒驻京记者啧啧称赞:“中国高铁的发展速度太快了,方便、高效又安全!”(任珊)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