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许多中小微企业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资金周转成为很多企业面临的现实难题。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人民银行总行、银保监会、市委市政府关于金融纾困的政策要求,北京市多家银行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和保障金融服务有序运行的同时,全力以赴落实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工作,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
八项应急举措 全力助企纾困
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认真落实北京市和监管机构助企纾困要求,在总行支持帮助下,迅速推出“四专两减两保障”普惠金融助企纾困八项应急服务举措。
疫情期间,工商银行通过设置纾困贷款专项额度、开通审批专用通道、组建专门团队、优选专属产品,着力满足中小微企业迫切融资需求;通过流程线上办、利率优惠办,积极缓解中小微企业财务人力成本压力;通过做实续贷支持和普惠金融综合服务,持续加大民生领域受困企业支持力度,以实际行动践行国有大行责任担当。
截至4月末,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普惠贷款投放超过240亿元,同比增加73%,创历史新高,助企纾困的服务力度不断加强。
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
服务实体经济 注入金融力量
疫情之下,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强化服务大局的责任担当,主动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作用,聚焦市场主体,通过优化创新产品、实施减费让利、推动政策落地等,全力帮助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重点行业、民生保障产业等战疫情、保生产、稳就业。
面向暂时困难企业,中国银行出台专项授信政策,通过展期、借新还旧、变更借款人、调整授信产品、还款计划、延长计结息周期等多种方式,确保不盲目停贷、压贷、抽贷、断贷,全力保障受困企业持续经营。同时,加大对疫情受困企业的利率优惠力度,降低融资成本,使小微企业减负、降压、增信心,轻装上阵。
为缓解小微企业“用工难、用工贵”问题,中行北京分行今年积极推广“惠如愿·千岗万家”普惠金融行动计划,通过金融服务支持“灵活就业、灵活用工”。行动计划实施期间,为230余家小微企业累计批复授信近15亿元,带动就业超过2300人,涵盖养老、家政、餐饮等多个行业,为保基本民生,稳增长、促消费贡献了“中行方案”。对于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在京谋求发展、创业就业的需求,中行北京分行也有“惠如愿·创担贷”专属服务方案提供支持。
北京银行
出台33项金融服务 助力稳住经济大盘
上半年,北京银行积极贯彻落实北京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增长的实施方案,出台《北京银行服务稳住经济大盘工作举措》,切实助力稳住经济大盘。
北京银行围绕重点地区和领域资金投放、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小微市场主体、支持稳链保供、支持消费快速恢复以及保障民生金融需求等6个方面,制定了33项金融服务稳增长举措,通过对疫情防控、物资保供、绿色、科技等重点企业及“专精特新”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对受疫情影响困难群体提供延期还本付息服务、支持新市民消费升级等一揽子有力措施,有效满足企业及个人的金融需求。
北京银行把握政策导向,充分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及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加大对受疫情影响遇到暂时困难行业的支持力度;高质量落地各项降费政策,确保各类帮扶措施红利尽快直达客户企业。
北京中关村银行
助力小微企业 解决还贷难题
疫情期间,北京中关村银行制定并实施了《关于对受疫情影响贷款的纾困政策》,纾困政策对象包括受疫情影响住院或隔离人员、因疫情防控政策需要隔离观察人员以及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员、因封城封路等客观原因出现临时还款困难的客户、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的科技科创企业、相关从业人员、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等。
北京中关村银行针对客户的还款能力、还款意愿及受疫情影响程度,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包括但不限于延长宽限期、延期还本付息、灵活调整还款付息安排、展期、无还本续贷等。
疫情防控期间,北京中关村银行充分利用科技金融优势,通过线上云办公等方式,保证了授信审批、贷款发放、交易结算等金融服务的快速便捷。
疫情之下,北京市各家银行强化责任担当,积极响应落实上级工作要求,持续推动各项金融纾困措施落地见效,为稳住经济大盘,助力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贡献力量。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