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2022年度“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北京站)”京津冀专场项目路演活动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深圳证券交易所主办,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中国技术交易所(北京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和中关村技术经理人协会共同承办,得到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天津市科技成果展示交易运营中心、河北省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的大力支持。
本次北京站路演活动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聚焦医药健康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面向京津冀重点产业聚集区推介优质项目,旨在促进相关领域高水平科技成果与科技企业高效对接,促进和服务京津冀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转型升级。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副主任李有平、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张宇蕾、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力、天津市科学技术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夏正淮、河北省科学技术厅一级巡视员郭玉明等领导参会并致辞。
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副主任李有平在致辞中表示,今年的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北京站)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主题,深度开展跨区域的科技合作,为促进技术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提供了有效支撑。希望以本次活动为契机,京津冀区域之间的创新交流更加深入,创新资源更加互补,创新技术更多落地。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张宇蕾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坚持“建机制、搭平台、破难题、通堵点、扩合作、优服务”的思路,着力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广泛参与的工作体系,深入开展“三城一区”、京津冀协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2022年上半年,北京流向天津、河北技术合同2302项,同比增长3.3%,成交额194.4亿元,增长8.7%。下一步将全面发挥北京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科技型企业研发能力,不断加强京津冀之间的科技联动和产业互动,助力京津冀协同创新不断向纵深推进。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力在致辞中表示,为支持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地,经开区完善区域政策,通过“人才10条”“科创20条”等搭建全方位落地支持。未来北京经开区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营造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聚焦产学研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助力经开区成为北京战略科技力量的先锋。
天津市科学技术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夏正淮在致辞中表示,此活动着力为各地市场主体赋能搭台,加强成果、资本、人才对接,推动技术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天津市科技局将以此为契机,会同京冀科技部门,聚焦重点产业,推动技术交易常态化,共同打造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一级巡视员郭玉明在致辞中表示,河北科技厅聚焦京津冀协同创新转化,加快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将通过京津冀联动,夯实一批科技赋能项目,布局建设一批高能级平台,引入一批高水平科技人才团队,培育壮大一批科技型企业,打造建设一批虚拟创新高地,落地实施一批科技创新改革举措,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质量和水平。
本次北京站路演的6项优质成果分别来自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医学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君全智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关村科技园区、天津与河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企业、投资机构、协会联盟等500余人线上参与了本次路演活动。
附件
路演项目简介
1.器官芯片:生物医药研发的颠覆性技术
项目简介:该项目为清华大学长聘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梁琼麟团队的核心技术成果。器官芯片是融合微流控技术、组织工程、生物制造等多学科技术,在微流控芯片平台上构建的仿生器官组织模型,它既具有体外模型高的通量与可控性,又兼有与体内模型接近的病生理相关性和临床一致性,特别是随着器官芯片技术的迭代成熟,用人(患者)的细胞构建的人体器官芯片不仅显著优于现在普遍采用的细胞模型,而且可能部分替代甚至完全替代某些动物模型,从而颠覆现在的新药研发路径,大大提高新药研发成功率,降低新药研发成本。
团队介绍:该项目首席科学家梁琼麟教授是我国2012年首次立项的微流控器官芯片(“新药创制”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关键技术类)项目负责人。目前是国际微流控器官芯片领域领军科学家之一。研究团队攻克并掌握了器官结构仿生、器官微环境仿生及芯片器官培养的关键技术,并在血管、肝、肾、肠、心以及肿瘤等器官芯片模型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这些技术、模型及装备研制成果形成了2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在包括Cell、Nature Protocols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超过200篇SCI论文,合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具备了产业化转化的条件。
项目需求:项目融资、区域落地
2.创新型基因编辑T细胞免疫治疗技术
项目简介:华夏英泰(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夏英泰)由著名免疫学家林欣教授领衔创立,团队成员主要由资深产业界人士、清华大学博士后及海归博士组成;目前员工过百人,是一家专注基因编辑T细胞免疫治疗产品开发的、致力于解决晚期癌症等未满足临床需求的、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创新型企业。
华夏英泰于2018年3月注册成立,2020年3月迁入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目前在医科中心和奥瑞金大厦租赁近5000平米研发办公场地,已建立近千平GMP级别细胞制备中心。
公司依托两大独有技术平台STAR-T和TCR-T,以及成熟的工艺开发及质量控制的产业化平台,布局了靶点覆盖血液瘤、实体瘤、病毒性感染等疾病的多条产品管线;开展的多项“First-in-Human”临床研究,也取得了积极的临床安全性与有效性数据,并连续两年在ASH和EHA年会、及国际知名血液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发布;STAR-T实体肿瘤研究数据2021年3月在《Science》子刊发表,受到业内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公司于2022年6月完成第一个双靶点STAR-T产品的IND注册临床申报,已启动数款针对实体瘤产品的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有望在5年内推动至少2款细胞治疗药物上市。
公司累计申请了30余项国内外发明专利,数项已获得授权;已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前沿技术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北京市企业科技研发机构、北京市知识产权试点单位等称号,在2020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举办的第一届中国区创业大赛中获得“技术突破”奖,2021年获科技部“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优胜项目奖。公司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等临床研究中心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累计获得北京市资金支持近千万元,已完成5轮近4亿元股权融资。
项目需求:行业企业合作研发,项目融资
3.肿瘤治疗纳米机器人
项目简介:本项目基于DNA纳米生物技术,首次实现智能纳米机器人在动物活体内稳定工作,高效完成肿瘤血管靶向阻断。在肝癌等多种模型中展现出色治疗效果且具有良好安全性。科研成果发表在Nature Biotech和上,被The Scientist 杂志评为“Top Technical Advances in 2018”,被科技部评为2018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获得北京市2020年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本项目技术代表了未来人类精准药物设计的全新模式,通过结构的转换来响应微环境的变化,DNA纳米机器人可以激发新一代的逻辑门控治疗,同时为一些传统观念中由于药物毒性过高或活性过低而不能应用的药物提供了安全的输运平台,为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智能化策略。并且可以发展成通用药物输运平台、疫苗平台以及伴随诊断平台,从而开发更多颠覆性医药品种。
项目需求:项目融资
4.基于肠道菌代谢物的肠癌类器官培养基的设计与应用
项目简介:当前市场应用的肠癌类器官培养基主要考量的是肠癌细胞生长所需的营养因子,但尚未关注数量多达100万亿的肠道菌代谢的影响,仿生性不足。本项目基于前期500例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的代谢组学研究数据分析和筛选,混入原创性发现的肠道菌关键代谢物。这样无需复杂的氧浓度梯度差异厌氧培养,就可用较低的成本给予结直肠癌患者更为精准的个体化用药方案。
项目需求:项目融资
5.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无扰式健康智能感知技术
项目简介:面向健康养老、智慧医疗的重大应用需求,开发了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无扰式健康智能感知技术,实现心跳、呼吸、血压等生理参数的检测、健康评估与疾病诊断,突破了信号增强、呼吸心跳信号分解、生理参数估计、特征提取、机器学习诊疗、样本标注等关键技术,搭建了生理参数监测信息平台。
项目需求:行业企业合作研发、项目转让、区域落地
6.基于HIS的综合医院移动心理测评系统
项目简介:研究显示综合医院躯体疾病住院患者中约20%-60%存在各类精神心理问题。比如高血压合并抑郁焦虑障碍比例约为20%-30%,冠心病和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的发生率约为 20%-60%。对躯体疾病伴发精神心理问题的合理治疗,不但可减轻抑郁焦虑等症状,而且还能改善躯体疾病的预后。心理测查作为精神心理科临床诊断中重要的辅助工具,能够更好的帮助精神科医生评估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
另外,随着智慧医院和移动医疗平台的迭代升级助力医院在数据记录、信息互通、医疗服务效率等诊疗服务,医疗大数据的智能化应用,本项目:基于HIS的综合医院移动心理测查系统,将移动平板电脑、PC端作为测查系统载体,实现心理测评系统移动化,并在后台建立了数据库,实现数据结果的统计查询、分析导出功能。
本系统区别于目前市场中常见的心理测查设备,其创新及先进性在于:支持上传暂存数据。具备断点继续功能,支持离线保存数据。
本系统的应用,建立起了“随会诊、随测查”的模式,打造了安全的医疗大数据的平台,改变了传统心理测查系统载体为台式机,且数据仅存储于局域网、数据安全性差、兼容性差、云端数据易泄露的弊端,实现了“互联网+精神医疗服务”技术的创新性精神卫生服务模式,探索出了一条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会诊模式的新路径,为躯体疾病患者提供了更方便、及时、有效的精神心理服务,也提升了精神科医生会诊的便捷性及完整性。
项目需求:项目融资,项目转让,区域落地
项目联系方式:
李小玥:18001335203
孔博远:15901239290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