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屏裸眼3D显示屏
240kW氢燃料电池发动机
全国产化无人导航校验系统
……
2022年北京科技周室内主题展以“创新发展、北京争先”为脉络,全面展现了北京核心技术攻关和战略科技力量、产业新动能培育和全域应用场景构建、创新要素优化配置以及开放创新生态营造等方面的领先科技成果,彰显科技自立自强的北京担当。
在室内4000平方米的主场馆展厅内,一批批前沿科技展品纷纷亮相,重点展示了“三城一区”建设进展以及人工智能芯片、脑科学、双碳、元宇宙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成果。
北京争先
在主场馆中心位置,一块巨大的显示屏,通过折屏裸眼3D的创新展示方式,向观众展现了“三城一区”的定位、功能、区划和地标性建筑。
这款由环宇蓝博科技公司自主研发的3D视频显示屏,采用像素微距背投显示成像技术,解决了传统屏幕容易受光线干扰(DLP背投)、大尺寸显示有视觉拼缝(液晶拼接屏)、长时间近距离观看伤害眼睛、拍摄有摩尔纹现象、功耗大、热量大等诸多问题,具有极致色彩的成像效果、领先全球的护眼能力,有效抑制了70%以上的摩尔纹现象产生。
MR和AR
戴上一副特殊的眼镜,就可以沉浸式进入一个奇妙的世界。在耐德佳的展位前,小朋友们纷纷试戴这款新奇的眼镜,想对眼镜里的世界一探究竟。
这副眼镜使用了混合现实(MR)头戴式显示技术,这是一项能够使用户以沉浸的方式进入和体验数字化虚拟世界的新兴交叉学科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教育、娱乐、医疗、工业等领域。
据介绍,这款新一代轻量化分体式混合现实眼镜,凭借真实色彩还原的双目立体显示以及精准的空间定位技术,可以多场景应用,能够给观展人员带来很好的互动体验。
至格科技也带来了一副特制的增强现实(AR)眼镜,其镜片显示器采用AR衍射光波导光学显示模组。该技术可以将虚拟信息与现实世界同时显示到人眼中,实现虚实融合的显示效果,可广泛应用于社交、娱乐等各种生活场景以及工业、安防等各行各业。
芯片技术
计算速度比电子芯片快约1000倍,功耗却能做到更低,从性能上突破摩尔定律的限制。光子算数展示的小芯片隐藏着大作用,将为我国相关产业提供“换道超车”的发展机遇。
据了解,光子算数研发的Li-SEE R1加速卡是一款用于服务器的计算加速卡,可以提供AI图像处理、AI语音处理、加解密结算等多样化功能,可以广泛服务于互联网视频、金融分析、智能政府等领域。
混合储能
北京地铁八通线梨园站的模型位于主场馆的一角,这套模型展示的是北京交通大学自主研发的地面式超级电容/电池混合储能装置,也是世界上首套城轨交通地面式混合储能装置。
研发团队利用超级电容和钛酸锂电池的储能特性,将列车制动能再生的电能,同时储存在超级电容和钛酸锂电池中。当列车牵引时,再将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使再生能量得以充分利用。这套混合储能装置在省电的基础上还节约了成本。
绿色环保
亿华通240kW氢燃料电池发动机亮相于主场馆内,这也是首款额定功率超过200kW的单系统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产品质量功率密度达820W/kg。
这款产品采用交流阻抗、综合热管理等自主集成技术,实现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氢、空、水、热、电等内部系统高效协同控制,具有高功率、高响应、高集成、高经济等特点。
安全飞行
在本届科技周主场馆,一款JF-22超高速风洞模型闪亮登场,这是目前国际上最为先进的一款风洞。这款风洞能够模拟在40到100公里的高空中,以每秒10公里的高速飞行,这相当于30倍音速的飞行条件。JF-22将于2022年建设完成,届时将大大提高中国飞行器的研制成功率。
在主场馆的一处显著位置放置着一架无人导航校验机,它搭载了全国产化无人导航校验系统及综合配套保障系统,是保障飞机安全和空中力量体系建设的核心要素,可对有人校验机不能校验的高原机场进行校验。
该系统由北京云恒科技研究院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支持下研制。目前,全球仅4个国家、5家企业具备无人导航校验机的研制生产和集成能力。
2022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主场活动暨北京科技周于8月20日至27日在北京市通州区绿心森林公园举办,这里不仅好看、好玩、好逛,还能在参展的同时感受科技与自然相融的魅力,快来亲自体验吧!请登录以下网址:https://bjscitechweek.ncsti.gov.cn/tickets,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预约参观吧~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