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多项工作成果显著,吸引着多方媒体关注,亮点报道、深度报道频出。从中关村示范区“1+5”系列资金支持政策到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政策,从量子直接通信距离创造世界新纪录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2》全球首发,北京科技正用不同的维度对外界进行全面展示。2022年,全媒体报道量共12万篇次,报道量较去年增长40%;媒体原发报道约1100篇次,其中人民日报24次、新华社20次、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6次,包括新闻联播6次、焦点访谈3次、北京日报87次,包括头版5次、北京广播电视台113次。今天,我们一起从5个关键词中,回顾2022年媒体聚焦下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关村。
►►►关键词1 聚焦二十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科创十年
1.9月17日,央视新闻联播以《科技创新夯基石,砥砺奋进迎盛会》为题,报道广大科技工作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书记张继红表示,将加快推动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政策的落地,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的贡献。
2.10月20日,北京日报“非凡十年 首善答卷”专栏,刊发整版文章《创新高地:独角兽领跑产业变革》。
3.11月1日,新华社发表长篇文章《中关村这十年》,介绍中关村十年发展历程和成效。
4.11月23日,北京日报刊发整版文章《先行先试 中关村示范区十年建设硕果累累》。
学习二十大精神
1.党的二十大代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主任许强在接受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北京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采访时表示,从“国之大者”高度认识和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把北京打造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支撑首都高质量发展。
2.11月9日,北京日报头版刊登了《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书写首都科技创新新篇章》。
3.11月15日,科技日报刊登了《打造全球创新高地 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科管部门负责人和专家谈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张继红表示,要坚持“四个面向”,强化新担当、新作为。
►►►关键词2 科技冬奥
自2018年以来,按照“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在科技部的指导支持下,北京扎实推进科技成果服务支撑冬奥会,使得北京冬奥会不仅是展示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舞台,也成为展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果的重要平台。
1.1月4日,新华社发文《解码智慧冬奥|盘点北京冬奥场馆如何实现低碳节能?》。
2.1月7日,中国新闻网发文《北京冬奥会赛时将应用70多项技术成果》。
3.1月18日,科技日报整版刊登《为刷新冬奥气象服务精度记录 中国气象人苦练“预言”绝活》。
4.2月18日,科技日报整版刊登《科技与冬奥 一起向未来》。
5.2月2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文《科技赋能,一起向未来》,点赞北京冬奥会。
►►►关键词3 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2022年,北京加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建设科技强国作出首都贡献。
1.1月6日,许强同志做客北京广播电视台“两会”直播间“市民对话一把手”,围绕“聚焦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话题,与广大市民沟通对话。北京城市广播副中心之声、BRTV新闻频道、人民视频、北京日报客户端、新京报客户端、千龙网、首都之窗、北京发布、北京时间、听听FM同步直播。
2.4月13日-14日,新华社、科技日报对我国创造世界量子直接通信最远纪录进行了报道。
3.5月13日,央视新闻联播专栏【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打造创新高地 加速迈向科技强国”隆重介绍了近些年北京聚焦量子科技、脑科学、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多家新型研发机构在北京中关村落地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
4.6月30日,人民日报刊发《“五子”联动:北京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详细介绍了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推进“两区”建设、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新需求、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举措。
5.8月16日-21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联合北京广播电视台推出《创新的使命》系列片,讲述北京科技创新的故事,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6.8月24日,北京日报头版头条刊登报道了《中关村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
7.9月12日,北京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冷板凳”产生热效应 一批原始创新成果正在成型》。
8.9月13日,新华社旗下《瞭望东方周刊》刊登了《中关村创新加速》。点击查看详情
9.9月27日-28日,中国新闻网、北京日报对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正式升级上线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网络服务平台(京科)进行了报道。
10.10月1日,《求是》2022年第19期发表文章,题为《中关村:下好创新先手棋》。
11.11月27日,人民日报专版刊发文章《筑牢坚实法治根基 护航技术市场发展》,聚焦《北京市技术市场条例》20周年。
►►►关键词4 中关村新一轮先试先行改革
2021年11月24日,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支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行先试改革的若干措施》,支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行先试改革,加快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为深入推进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任务落实,部、市、区三级联动,加快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或优化流程。
1.6月30日,人民政协报刊文,题为《擦亮中关村改革创新“金名片”》,报道了相关领域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对中关村当好先行先试改革的“试验田”、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的意见建议。
2.9月29日-30日,新华每日电讯、中国新闻网对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探索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改革试点这一突破性政策进行了报道。
3.11月15日-16日,新华社、北京日报对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成效——“先使用后付费”政策进行了报道。
4.11月17日,新华社对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成效——“揭榜挂帅”政策进行了报道。
5.11月18日-19日,新华社、北京日报、北京广播电视台对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成效——财税新政进行了报道。
6.11月28日,人民日报“科技视点·创新驱动看高新”专栏刊发文章《中关村紧跟技术革命浪潮,破除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束缚,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先行先试,释放创新活力》。
7.11月28日,北京日报专版刊发文章《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关键词5 助企纾困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科技企业是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北京连续出台针对科技企业政策帮扶的诸多举措,助力企业重振信心、复工复产。
1.6月17日-26日,人民日报、新华社、新闻联播、北京卫视对中关村示范区“1+5”系列资金支持政策进行了报道。
2.7月9日,央视新闻联播栏目以“北京181家孵化器为企业减免房租3.93亿元”为题,对近期北京市助企纾困成效进行了报道。
此外,各级媒体还对北京推出17条举措助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堵点、北京科技企业蓬勃发展、北京发布第四批市级重大应用场景等进行了报道。
1月15日-16日,新华社、光明日报报道了北京17条举措助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堵点。
11月29日,科技日报专版刊发文章《走特色科技创新发展之路 北京科技企业蓬勃发展》。
12月24日-26日,中国新闻网、北京日报对北京发布第四批市级重大应用场景进行了报道。
感谢新闻媒体对北京科技工作和中关村创新发展的关注,在新的一年希望你们继续用手中的笔、镜头和画面展现北京科技工作的进步与发展!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