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让公众对消毒产品设备有了更高的需求。日前,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组织媒体,探访多家消毒设备企业,详细了解相关产品研发使用进展。据介绍,随着防疫和公众需求的变化,诸多由北京研发生产的新型消毒设备,将走入消费市场,加大民用领域的推广力度。
手持设备秒级杀灭病毒
目前常用的消毒方式有喷洒消毒液和紫外线设备消毒,但酒精、次氯酸等消毒液体不适合在食物、纸张、被褥等生活场景中喷洒,过量喷洒酒精甚至还有易燃风险。传统紫外线消毒设备原理是对汞蒸气加电释放出紫外线,过程中会产生臭氧等致癌物,且能量强度低,消杀时间较长,一次消杀周期要半小时甚至更久。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邢奕长期从事烟气治理设备研发。在科研工作中,他发现,高能紫外线不仅有助于烟气治理,还能击破病原微生物结构达到消杀效果。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的支持下,北京科技大学和北京中科长剑环境治理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共同研发生产了高能脉冲紫外消杀系列装置。
系列装置包括手持式高能紫外消杀设备、高能紫外消杀柜、通道式高能紫外消杀机等设备。目前公司已完成通道式、柜式手持式和扫描式高能紫外消毒器以及消毒机器人的设计生产。
手持式紫外线消毒器
技术上,装置采用先进的高强度紫外光源氙灯,配合高能脉冲驱动模块,适用于物品表面及环境空气消毒。实验数据表明,一方面,其对新冠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细菌、病毒消杀效果高于99.9%。另一方面,其用时很短,例如手持式紫外线消毒器,五秒即可完成病毒消杀。
通道式高能紫外消杀设备
疫情期间,相关产品在北京垂杨柳医院、世纪坛医院、朝阳医院和冬奥场馆进行了示范性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据北科绿色环境创新研究院常务院长、北京中科长剑环境治理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朱金才介绍,该产品未来目标是民用市场:“目前通道式高能紫外消杀设备,已在河南多个高铁站投入使用,随着社会需求量的增加,产能扩大后将进一步降本增效,普惠公众。”
中央空调系统的防疫保障
由北京钵汇五方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空气消毒设备,与传统的空气净化和滤网灭菌不同,它采用面放电等离子体空气消毒技术,利用高压快脉冲面放电,既可以广谱杀灭多种病毒和致病细菌,又可应对在中央空调大风量、高风速场景下的空气消毒,解决了工程化应用的难题,特别适合医院、机场、地铁、火车站、商场超市、办公楼、会议厅等大型公共场所的空气消毒。
面放电等离子体空气消毒技术空调消毒设备
“病毒破坏免疫系统,这次新冠疫情告诉我们,要特别重视空气安全,选择一项好的空气消杀技术,相当于建立一个好的体外免疫系统,可以大大减少传染强度和传染半径。”公司总经理吴越希望,公众能多了解相关科普知识,让产品为公共卫生安全保驾护航,走进更多公共场所和家庭。
壁挂式超细气雾微覆膜消毒机
另一款仅有8厘米厚的壁挂式超细气雾微覆膜消毒机,由清华同方子公司——北京同方清环研制。公司总经理、教授级高工许勇介绍说,病毒颗粒非常小,扩散性强,传统的消毒产品很难全面覆盖和贴附,消毒效果就会很差,给公众和专业场所使用带来了诸多不便。
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公司首创了微覆膜超细气雾生化洗消技术,通过对气雾施加电场,使消毒液均匀细密地贴附在消杀环境表面,完成精准高效消杀,且消毒气雾直径仅1微米左右,是普通水雾粒径的几十分之一。
许勇表示,三年的新冠疫情改变了公众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习惯,对卫生消毒也更加重视了,这给专业消杀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以现有技术为基础,公司未来将开发更多民用级产品,以较低的价格走进千家万户,防患于未然。
气溶胶中新冠病毒监测卫士
有科学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可通过气溶胶和中央空调等空气途径传播,且能在气溶胶中存活三个小时甚至更久。因此做好空气消毒,是阻断包括新冠病毒在内的病毒传播的有效途径之一。
北京梓晶生物开发的公共空间生物气溶胶新冠病毒高灵敏监测系统,包括分体式气溶胶新冠病毒监测系统和一体式生物气溶胶新冠病毒在线监测系统两类产品。尤其是后者,可将气溶胶采集和高灵敏病毒核酸检测两部分通过自动化操作集成为一体,实现长时间无人值守的全自动病毒在线监测,适用于楼宇、商超、公共交通枢纽、医院、等人群密集场所空气环境定期或实时监测。
公共空间生物气溶胶新冠病毒高灵敏监测系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