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中国国际新能源及电力科技发展论坛,于4月12日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交易中心举办。本次论坛基于世界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以国际化视角探讨前沿科技发展趋势,成为国际新能源领域之间的重要合作平台。论坛吸引了新能源及电力产业的500余名企业家、学者、从业者参加,来自美国、法国、英格兰、苏格兰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位外籍嘉宾现场参会,共话产业发展。
探讨前沿,共话未来
本次论坛围绕“十四五”规划、《“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北京市“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规划》等主要内容,以“加快能源科技创新,推动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李树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副主任委员贺铿等权威人士致辞。
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致辞
马培华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政府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提出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当前新能源和电力科技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坚持人民至上,充分考虑新能源和电力科技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民生福祉等方面的影响,促进新能源与电力科技与社会需求、市场需求、产业需求相对应,充分发挥新能源与电力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委常委,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树深致辞
李树深在致辞中表示:“能源是国家经济的命脉,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面向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中国科学院将发挥多学科优势,与各方开展广泛深入的科学合作,力争共同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出更大贡献。”
技术院揭牌
产业路线与标准征集齐发布
论坛期间,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秘书长韩毅主持,北京中科中碳新能源技术院揭牌仪式成功举行。北京中科中碳新能源技术院、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联合发布了中国科协《可再生能源制氢产业技术路线图》;同时,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电气工业协会、北京中科中碳新能源技术院联合发布了《新型储能国家及能源行业标准征集计划》。这两项发布,旨在以更新的前沿科技知识参与能源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中国国家能源行业标准在国际能源科技领域的话语权和主导权。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副主任徐少山在视频讲话中表示:“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将继续与广大能源与电力科技工作者、企业家们一道,继续为我国能源和电力科技的发展贡献力量。”
以国际视野,铸合作之路
英国电工技术学会现场参会
苏格兰国际发展事务局现场参会
论坛期间,与会嘉宾们就绿色低碳能源科技、可再生能源发展、电力装备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分享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应用案例,讨论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实践路径,以期为中国的能源科技和电力装备领域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思路。数十名在京外国科研人员、留学生也在现场针对议题进行了广泛、热烈的讨论。
中关村论坛
中关村论坛创办于2007年,以“创新与发展”为永久主题,是我国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论坛由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中科院、工程院、中国科协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由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贸促会、自然科学基金委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支持举办。论坛主要包含论坛会议、技术交易、展览展示、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等六大板块,在主会期外,举办贯穿全年的常态化系列活动,高位链接全球创新资源。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