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与小米集团、小米公益基金会共同举办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小米创新联合基金(以下简称“小米联合基金”)2023项目启动会暨成果展示会。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龚维幂,市财政局科技文化处副处长胡威,小米集团副总裁屈恒出席了本次活动。会上,来自50余个项目团队的科学家围绕前沿技术领域发展、项目成果转化应用进行研讨交流。
△小米联合基金2023项目启动会暨成果展示会全体参会人员
小米联合基金自2022年设立以来,结合北京重点产业应用场景,市基金组织专家将产业技术需求“翻译”为自然基金项目指南,面向社会“发榜选贤”,共有超5000位科研人员关注并参与“答题”,已累计资助项目74项,资助总经费1.08亿元,获资助项目负责人中,国家级科研人才近20位,既有聚焦理论创新的基础科学专家,又有深耕细分领域的技术专家;资助项目围绕智能汽车、芯片、6G、可穿戴设备、仿生机器人等北京市重点领域开展前瞻性研究,为北京市重点产业技术创新升级提供基础研究支撑。
△小米联合基金2023项目启动会暨成果展示会会议现场
2022-2023年小米联合基金支持的6位项目负责人代表围绕项目研究领域进行专题报告:
北京大学蔡一茂教授介绍了AI时代下的存算一体技术及未来展望;
北京理工大学沈国震教授介绍了基于低维纳米结构的柔性可穿戴传感系统研究进展;
北京邮电大学周安福教授分享了毫米波智能感知技术在健康认知计算中的应用;
中国人民大学文继荣教授分享了关于大语言模型的最新研究,并探讨了其在各类任务中的通用性;
清华大学张强教授分享了团队在快充型高能量密度软包锂离子电池及关键材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中国石油大学陈晓禾教授分享了智能手机电磁兼容国内外研究进展、现阶段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
△小米联合基金2022-2023年项目负责人代表专题报告
龚维幂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围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举措,旨在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和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支持力度。此外,通过市基金联合基金等工作,今后将持续加强企业“出题人”和科学家“答题人”的交流合作,进一步畅通基础研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融合。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龚维幂致辞
此次活动有力地促进了不同创新主体的深度融合,增进了项目负责人之间的了解与合作,为市基金联合基金后续发展提供了前进的动力和宝贵的经验。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