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度市基金重点研究专题项目“利用全基因组筛选体系发现延缓衰老的新型靶点及其体内应用”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研究员围绕衰老的调控基因和干预开展研究,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日前,团队成果分别入选了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23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度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会现场(左二为刘光慧研究员)
人类基因组是生命活动的“密码本”,非编码序列约占98%,其中8%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元件,是数百万年前古病毒整合到人类基因组中的遗迹。然而,古病毒序列在衰老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是尚未开拓的科学疆域。
研究团队利用多学科交叉手段,揭示人类基因组中沉睡的古病毒“化石”在细胞衰老过程中,可因表观遗传失稳等因素被再度唤醒、进而包装形成病毒样颗粒并驱动细胞和器官衰老的重要现象。并据此提出古病毒复活介导衰老程序性及传染性的理论以及阻断古病毒复活或扩散以实现延缓衰老的多维干预策略。通过对人类基因组中蛋白编码区域的“逆老”基因进行系统排查,发现可重启人类干细胞、运动神经元和心肌细胞活力,同时,鉴定可逆转关节软骨、脊髓及心脏衰老的新型分子靶标,并构建一系列针对器官退行的创新干预体系。
以上发现为衰老生物学和老年医学研究建立了新的理论框架,为衰老及老年慢病的科学干预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奠定了有益的基础。
知多一点
刘光慧,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生理科学联合会会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长期从事衰老及再生医学研究。在Cell,Nature,Science等杂志发表通讯作者文章百余篇,授权专利34项。代表成果两次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三次入选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并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基础研究领域重大成果。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章、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科学探索奖、侨界贡献一等奖。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