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上午,以“清亦融创 新质引领”为主题的2024清华大学·北京亦庄工程博士论坛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北京经开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孔磊,清华大学副教务长、研究生院院长、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执行院长梁琼麟出席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教授王海舟,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董家鸿,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罗毅,北京经开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磊出席,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领域500余位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参加。论坛由清华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科学技术协会主席袁荣亮主持。
孔磊代表经开区工委管委会对与会的专家学者及各界朋友表示欢迎与感谢。他指出,作为原始创新重要策源地和基础研究先锋力量,清华大学造就了众多工程技术领军人才,为亦庄建设全国集成电路产业高地、国家信创产业基地、全球首个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贡献了重要支撑力量。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近年来,北京亦庄始终勇担国家发展战略,在诸多新质生产力发展领域展现了“亦庄担当”,希望本次论坛成为清华与亦庄校地共建的又一标志性成果,打造科技与产业互促迭代的高水平交流平台。面向未来,北京亦庄将全力落实好合作事项,努力将亦庄打造成清华大学的高新技术创新基地、成果转化承载基地、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和校地协同创新示范基地。
梁琼麟在致辞中表示,卓越工程师队伍是我国建设世界人才高地和创新中心的中流砥柱,其培养需调动好高校和企业积极性。本次论坛充分发挥了清华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与北京亦庄在人才、平台等方面优势,希望与会嘉宾搭建校企融通桥梁,依托平台分享交流,着眼行业前沿攻坚,发挥企业资金、人才等优势,与清华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协同创新、携手发展,共同营造校企双方互融互通的合作氛围,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深化改革,为构建工程人才培养新格局、开辟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赋能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经验和良好示范。
主旨演讲环节,王海舟、谭天伟、董家鸿、罗毅4名院士分别以《质量基础支撑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生物制造 改变未来》《精准外科工程技术进展》及《高速光电子芯片是新质生产力的基础能力》为题,聚焦国家服务重大战略取得的引领性、创新性研究成果,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发表了前瞻洞见。
本次论坛为期两天,设有研精覃思毕业生分享会、专题分组口头报告、主题沙龙、新质生产力特色论坛等,现场评出“基于真数字孪生的国产智慧楼宇操作系统”“颅内动脉瘤手术智能化解决方案”等9项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优秀创新成果,促进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转化为经济社会服务。除搭建学术思想火花碰撞的平台外,论坛还设置党建活动、企业参观、活力运动等丰富环节,为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等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打造链接创新智慧的“会客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论坛将发挥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和北京亦庄高精尖产业集群化发展优势,构建前沿科技与工程应用的创新合作平台,促进相关科技力量、科研成果、科学资源加速转化落地,高质量培养造就工程技术领军人才。
据悉,论坛由清华大学、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办,清华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市自动驾驶办公室、经开区集成电路产业专班、经开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专班、经开区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专班、经开区汽车和智能制造产业专班承办,清华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科学技术协会协办。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