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
2024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
虚拟仿真创意设计论坛在
清华大学逸夫科技楼举办。
活动由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分会、清华大学实验管理处、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共同主办,旨在深度挖掘数字化背景下虚拟仿真技术在各领域的前沿应用和发展趋势,探索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科学研究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
论坛汇聚了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业界专家,共同探讨虚拟仿真技术与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创新融合与实践经验。
英国莱斯特大学工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卓越访问教授董洪标以《AI技术在冶金中的应用、挑战与机遇》为题分享主旨报告,提出了溶质驱动凝固行为的新理论和计算模型,为高温合金单晶叶片的铸造选晶和取向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揭示了AI驱动下智能制造的广阔前景。
原华为终端产品天线总负责人程胜祥以《超级宽带天线在汽车上的应用》为题,展示了虚拟仿真技术如何跨越传统界限,助力汽车天线设计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他强调,应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系统设计理念,考虑具体应用的特殊性,通过虚拟仿真方法验证并完善创新设计的理念和思路。
瑞典热力学计算软件Thermo-Calc的产品主管安德里亚斯·马克在《增材制造材料微观结构和性能的热计算预测》主旨报告中,强调了虚拟仿真技术在全球材料基因工程和材料集成计算领域的核心地位,为科研和工程人员研究微观尺度和特殊工艺的制备过程、提高产品的制造性能等方面提供支撑。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虚拟仿真技术不仅是推动我国数智化创新设计的关键力量,也是培养未来数字化人才的重要工具,应进一步深化虚拟仿真技术在装备制造等关键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的互动,加速科研成果向实际生产力转化,共同绘制数字化时代的宏伟蓝图。
关于中关村论坛
中关村论坛创办于2007年,以“创新与发展”为永久主题,是我国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论坛由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等组织机构支持举办。中关村论坛年会主要包含论坛会议、技术交易、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等五大板块,在年会期外,举办贯穿全年的常态化系列活动,高位链接全球创新资源,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