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至18日,2025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北京分子科学研讨会成功举办。
本次会议由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共同主办,以“聚焦分子科学前沿,共话交叉研究未来”为主题,邀请10位院士,携手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荷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十余个国家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分享最新科研成果与前沿见解,为推动分子科学领域的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石墨炔的独特结构和优异性质为分子科学前沿研究带来新机遇,在催化、能源、光电、智能信息与生物医学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国科学院院士、石墨炔碳纳米材料发现者、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李玉良
质谱技术能够对细胞中的分子进行表征,从而识别和解析在细胞过程及疾病中协同作用的蛋白质等生物分子,推动分子科学领域的发展。
——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阿尔伯特・J.R.・赫克
低碳化学助力二氧化碳加氢的高效催化转化,为绿色合成提供碳氢氧等基础元素,分子科学加速“碳零时代”的到来。
——日本工程院院士 椿范立
本次会议共设置开幕式、4个大会报告和198个分会报告,涵盖分子合成与组装、分子材料与纳米器件、能源与绿色化学、人工智能化学与理论化学、分析化学与化学生物学前沿等多元主题,为中外专家开展交流合作搭建平台,促进研究方向交叉融合,共同推动分子科学领域的学科发展与技术进步。
关于中关村论坛
中关村论坛创办于2007年,以“创新与发展”为永久主题,是我国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论坛由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等组织机构支持举办。中关村论坛年会主要包含论坛会议、技术交易、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等五大板块,在年会期外,举办贯穿全年的常态化系列活动,高位链接全球创新资源,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