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天这个充满挑战与力量的行业,有30%左右的从业人员是女性。
北京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发源地,航天领域的核心研发单位占全国一半以上,有300余家商业航天重点企业,这离不开活跃在重大工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一线的广大女性科技工作者。
向新而行,一句句“她力量语录”点亮了航天事业的“未来星轨”。
5月26日,中国航天博物馆内,“她向苍穹”2025巾帼科技大讲堂拉开帷幕。此次活动由北京市妇女联合会、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联合主办,北京女科技工作者协会承办,100余名科技工作者代表与线上36.3万观众共同见证:当女性智慧注入航天科技,会迸发出怎样的创新能量?
(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谭虹出席活动并致辞)
(北科院党组副书记杨东起出席活动并致辞)
(中国航天博物馆被授牌成为北京女科协首批第10个“巾帼科学传播服务基地”)
大讲堂聚焦航空航天领域前沿成果及应用,分为“点火起航·主旨报告”“轨道会谈·圆桌交流”“星河映象·科普展演”三个环节,汇聚航空航天领域的女性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围绕航空航天科技发展趋势、前沿成果及应用、产学研用协同发展及科普教育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为科技强国、航天强国建设注入“她力量”。
1 点火起航:解码空天发展新趋势
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向巧研究员作了题为《低空经济背景下航空动力发展浅析》的报告。她系统分析了低空经济背景下航空动力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趋势,指出低空经济腾飞的关键在“飞”,核心在飞行器动力,阐述了传统燃油动力和绿色新兴动力的类别、特点、应用场景、关键技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加强低空动力科技创新、发挥龙头牵引和市场引导作用、创新体制机制与政策等提出建议。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某型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容易作了题为《我国运载火箭发展现状及展望》的报告,她回顾了我国运载火箭的发展历程与成就,对我国运载火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判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她认为,我国运载火箭正在向更大能力、重复使用、智能化、产业化商业化、前沿新概念运载器发展。
2 轨道会谈:探索协同创新密码
“轨道会谈·圆桌交流”环节,各位嘉宾围绕“航空航天科技新成果”“航空航天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女性与太空”等展开讨论。与会专家分别介绍了航天飞行器热防护、太空碎片清理、航空发动机数字孪生等创新成果,分享了“协同创新”“女性视角的科研美学”等真实案例,从国家战略、商业航天发展等方面谈了对航空航天产业领域协同创新的认识,共同探索航空航天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3 星河映象:演绎科学奇幻之旅
科普展演环节,北京市丰台区璞瑅学校展演了科普剧《超级明星》。同学们用幽默风趣的角色对话揭开了航天育种变异原理的神秘面纱,表演不仅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更是一次科学知识的普及之旅,让跨越时空的科学家精神与航天精神在青少年心中薪火相传。
“她力量”擎动空天新质生产力,“她故事”点亮星辰大海新征途。作为2025年北京科技周的特色活动,“她向苍穹”大讲堂不仅展示了女性科技工作者在空天领域的卓越贡献,更以跨界对话形式探讨了女性视角下的空天科技未来发展路径。
未来,相关主办单位将持续聚焦“四个面向”,联动高校、科研院所及科技企业,打造更多“女性领衔、全民参与”的科普品牌,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