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工智能计算大会(AICC 2025)开幕式上,“北京市可重构算力软硬件协同技术创新中心暨可重构算力软硬件协同创新联合体”正式启动。可重构技术创新中心由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推动,清微智能牵头联合智源研究院、东方国信、清华大学、浪潮信息等单位组建,标志着北京在构建自主可控算力体系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可重构技术是破解国产算力“卡脖子”难题的重要路径,作为平衡“灵活性”与“高效性”的颠覆性技术路线,它能通过动态调整硬件架构来适配不同AI算法,实现“软件定义硬件”的动态调节,可为国产算力自主化提供核心技术支撑。据悉,可重构技术的成熟应用与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多年探索密不可分,为加速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主动发挥组织员角色,牵头组建创新可重构技术联合体与创新中心,搭建起覆盖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平台。以可重构技术创新中心为载体,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与科研机构将深度参与产品定义、软硬件协同优化、垂类模型适配及市场化推广,切实打通从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到产业落地的完整链路,成为北京市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落地的重要载体。
未来,北京市将以可重构技术创新中心为抓手,持续汇聚产学研用领域的优质资源,推动可重构算力技术的持续优化迭代与生态建设,为国产算力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