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31
信息来源: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微信公众号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发布时间:2025-10-31
信息来源: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微信公众号
10月29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与小米集团、小米公益基金会共同举办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小米创新联合基金(以下简称“市基金-小米联合基金”)2025项目启动会暨成果展示会。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中林,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龚维幂,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基金办”)主任韦瑾,小米集团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小米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刘德,小米集团副总裁、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屈恒出席本次活动。会上,150余位科学家围绕前沿技术领域发展和项目成果转化进行研讨。

四年来,市基金-小米联合基金聚焦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重点需求领域布局103个指南方向,累计资助141个科研团队。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龚维幂讲话
龚维幂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近年来,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围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举措,旨在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市基金-小米联合基金通过企业“出题”和科学家“答题”的工作机制,实现产业需求和科技供给的高效对接。四年来,市基金办联合小米公益基金会连续四年组织年度项目交流会、50余场项目启动会和对接会,推动获资助项目团队与小米集团在智能声场控制技术等领域开展24项横向技术合作,共建“智能物联网”等3个联合实验室,并在6G、数字孪生等领域联合制定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促进科研项目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畅通基础研究、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小米集团副总裁、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屈恒讲话
屈恒在致辞中介绍了小米集团及小米科技生态,他表示,小米积极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打造创新科技生态。今天的启动会是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深度融合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我们期待在未来五到十年内,基于市基金-小米联合基金的支持,能够涌现出一批推动技术突破、解决行业关键难题的创新成果,也为首都科技创新高地建设持续注入澎湃动力,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坚实力量。
会上,王中林以《基于纳米发电机的能源与传感技术》为主题,进行了主旨演讲。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中林演讲
市基金-小米联合基金两位项目负责人进行专题报告,张强教授题为《快充型高能量密度软包锂离子电池及关键材料研究》,陶飞教授题为《面向3C智能制造的数字孪生车间关键技术及系统应用》。

会后,随即召开2025年度市基金-小米联合基金重点课题项目启动会。项目团队与学术专家、产业专家展开深入研讨。
同时,与会科学家还参观了小米汽车超级工厂及小米科技园。

与会科学家参观小米汽车超级工厂及小米科技园
此次活动推动了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深度融合,增进了高校、科研院所与产业端的交流,为产学研融通创新搭建了桥梁。
知多一点
关于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小米创新联合基金
2022年,小米公益基金会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捐赠5亿元,市基金配资5000万元,双方共同设立“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小米创新联合基金”,用于支持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领域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以及人才队伍建设,开创了国内公益组织向自然科学基金捐赠的先河。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