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完成
该成果属于力学领域。成果采用了航天空间流形动力学观点研究以编队飞行、悬浮轨道和多引力场下低能转移轨道等为代表的非线性动力学问题,证明和解释了拓扑结构与动力学的内在机理。主要科学发现有:建立了编队飞行不变构型的筛选理论,发现应用中心流形保证有界轨道存在性条件,提出高阶摄动和微控情形下的编队有界相对轨道构造方法;建立了编队构型保持的临界控制理论,给出受控流形的全局演化和操控规律,发现了平动点的相空间结构和受控流形全局特性,完善可用于改变平动点拓扑性质的保哈密顿结构控制理论;实现了多引力场下脉冲/微推进等方式的低能转移,构造平动点及其周期轨道间微推进转移轨道。
成果发表SCI期刊论文50余篇,获发明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3项。成果广泛应用于航天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可助力我国加快空间基础能力的提升和航天强国目标的实现。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