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清华大学完成
该成果属于分子生物领域。成果通过研究寨卡病毒、登革病毒等蚊媒病毒感染传播分子机制,为蚊媒病毒的防治提供生物学基础,并推动相关研究成果应用于新型疫苗研发。主要科学发现如下:
1.阐明蚊媒病毒传播分子机制,并揭示寨卡病毒突然暴发的媒介传播因素。首次证实登革病毒非结构蛋白NS1是辅助病毒完成"人-蚊.传播的关键因子。发现寨卡病毒通过突变获得大幅提高分泌NS1蛋白的能力,该病毒进化事件是造成近年来寨卡病毒大规模暴发流行的主因之一。同时,鉴定出Gamma-氨基丁酸信号通路是多种蚊媒病毒感染蚊虫的共用感染辅助机制。
2.提示了媒介生物肠道微生物菌群稳态调节。系列报道蚊虫体内肠道微生物菌群维持稳态的分子机制,为研究媒介生物肠道微生物与病毒互作奠定基础。
3.蚊虫抗病毒分子机制。发现埃及伊蚊补体因子可作为模式识别受体识别病毒并激活蚊虫抗病毒免疫反应。
该成果在《自然》、《自然微生物学》、《自然通讯》、《公共图书馆病原体》等领域内顶级杂志发表论文多篇。相关研究被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Scientific American等著名杂志给予重点正面评价。基于科学发现,鉴定出药物研发的干预靶点,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疫苗设计思路,为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防控提供了重要手段。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