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产业协同发展?
创新药要怎样走出去?
发展数字经济安全如何保障?
……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今年全国两会上
来自北京科技界的代表、委员们
都在关心哪些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把城市副中心打造成京津冀产业协同桥头堡
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产业协同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深刻影响着区域发展的质量和成效,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领域。
建议
一是加快建设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京津冀产业协同提供新空间。
二是推动建设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为京津冀产业协同提供新引擎。
三是推动三地自贸区联动创新,为京津冀产业协同提供新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筑牢数字安全屏障
背景
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可以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然而,数字化的程度越高,安全挑战也就越大。数字化的安全威胁已超越虚拟世界,延伸到了现实世界,传统的网络安全已无法涵盖复杂的数字安全挑战。
建议
一是加强开源代码的系统性漏洞挖掘,建立开源软件的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
二是帮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借鉴免费杀毒的模式,鼓励大型安全企业向中小微企业提供轻量化免费安全服务,以保障中小微企业数字安全不掉队。
三是建立“数字空间碰撞测试”机制,护航智能汽车产业发展。同时,规范汽车安全漏洞的上报行为,不得恶意炒作和违规披露。
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发展“绿色AI” 让算力算法“减排降耗”
背景
当前,AI、5G、大数据等技术正在与各行业深度融合,算力、算法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生产力。在“双碳”目标引领下,需要发展对环境更友好的“绿色AI”。
建议
一是发展绿色算力,通过使用绿电、利用技术优化流程,降低数据中心能耗。
二是发展更绿色的算法,构建绿色集约的大模型,提升基础设施能效比。
三是探索数据中心碳排放双控,对数据中心使用绿电部分的额度不计入能耗考核,实施分级分类管理,适度放宽能耗审核标准,推动全国加快开放绿电跨省市交易。
四是建立兼顾性能和能耗的绿色算法度量标准,倡导领军人工智能企业构建能效高、性能优的预训练大模型,并向行业开放,引导企业研发、采购低能耗的人工智能芯片,与绿色算法更好适配。
五是加快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开启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签发,并加快建立科技减排的方法库和行业标准。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大学公管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教授马一德:把握机遇,加速推动我国创新药“走出去”
背景
随着我国医药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创新药企业的研发积极性和研发投入大幅提升,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当前,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正在成为大国博弈的又一制高点。
建议
一是相关部门建立联席工作机制,研究协调解决创新药“走出去”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政策制度、资源配置、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建立完善的创新药“走出去”生态体系。
二是药监部门与共建国家加强药品监管认证政策与技术交流,逐步实现临床试验数据、检验标准和结果的共享和互认,加快推动我国创新药在“一带一路”国家的上市认可和临床使用。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建议开展个人电子废旧物碳积分试点
背景
家中抽屉里的废旧手机、平板电脑一大堆,如若直接丢弃,既不环保又恐个人数据遭泄露。在智能电子设备高度普及的当下,电子垃圾带来的社会问题已经引发众多关注。
建议
一是国家制定我国电子废旧物循环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同时建议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强协同规范发展。
二是在电子废旧物循环利用各环节中,严格落实个人信息保护操作规范,有效提升电子废旧物回收率。
三是积极开展个人电子废旧物碳积分试点,便于查询个人电子废旧物流通信息,展示个人碳积分及排名信息等,适时向全国推广,提高公众参与度。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