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过去五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报告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亮眼“成绩单”背后,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强劲支撑。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下好科技“先手棋”,以科技自立自强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数字经济、专精特新等关键词,成为与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开启,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介绍, 2022年我国工业经济总体回稳向好。聚焦高端智能绿色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我国传统产业体量大,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直接关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局。在高端化方面,一手抓基础支撑,一手抓高端装备引领, “顶天”“立地”重点实施好两大工程: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
“这是一次振奋人心的报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让我们备受鼓舞”……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结束后,多位代表委员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3月5日晚,北京市代表团举行第三场媒体连线采访,雷军、吴晨两位代表现身视频采访室,分享履职感受,结合工作体验,畅谈企业科技创新与城市更新,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基础研究水平是决定未来人工智能产业长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燕瑛建议,推动人工智能与数学等基础学科交叉融合,支持原创性强的探索性研究,集中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集成电路人才短缺,这个问题一度是有着14年全国政协委员履职经历的周玉梅的一块心病。为了解决人才供给问题, “培养集成电路人才急需设立一级学科”成为近几年来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微电子所副所长周玉梅每年必提的提案话题。集成电路领域也不例外,它涉及电子、电路、物理、化学、材料、计算机、自动化等多学科知识,这些学科的专业人才,向集成电路融合渗透,能够培养出集成电路领域需要的人才。“除了高校以一级学科建设的抓手培养人才之外,相...
“今年四五月份,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将完成接收机以外的所有设备在站测试,预计年中能完成具有1700个探测器的接收机安装,并开始试运行。“该实验的主要内容是在我国西藏阿里地区建造一台高海拔原初引力波望远镜,实现北天区原初引力波的首次高灵敏度地面探测。目前,在科技部、中科院和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共同资助下,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已完成基础运行平台建设,测试基本完成,安装接收机后即可开展试运行观测。大力支持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
作为一名航空科技工作者,我深深意识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就是当祖国需要时,想干就能,想用就有。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院长吴立刚在工作中创新多种形式弘扬航天精神、传播航天知识、培养航天人才,激励更多青年人才接力航天强国建设的梦想之路。吴立刚主要从事智能控制与系统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研究成果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多项省级(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还曾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已培养出20余名博士和40余名硕士,多名学生入选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
再次当选全国政协委员的宁夏农林科学院林业与草地生态研究所研究员蒋齐,今年将以新增设“环境资源界别”委员的身份参会。开启新的履职路,蒋齐将继续立足本职工作,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积极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