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冰丝带”场馆内的绿茵场吸引着全场观众的目光,机器人足球3V3决赛和5V5决赛同步上演。经过激烈比拼,中国农业大学山海队以3比0的比分大胜德国Sweaty队,赢得3V3足球赛金牌。清华大学火神队以1比0的优势战胜来自德国的HTWK Robots+Nao Deviels联队,摘得5V5足球赛金牌。
随着裁判员一声哨响,5V5决赛开赛,场上10台机器人纷纷上前展开拼抢。上半场比赛中,清华火神队一名球员面对球门和三名防守队员,开出一记精彩的“大脚”,皮球撞上对方球员后还是快速滚入球门,现场欢呼声掌声雷动。随后的比赛中双方战况胶着,最终比分定格在1比0,火神队赢得比赛。
机器人足球赛开赛以来,大部分进球是被球员在靠近球门的位置轻推完成进球,像这样的“大脚远射”十分罕见。“他们能写出这个代码太厉害了!”赛后,德国队队长不禁赞叹。
另一块场地上,3V3决赛也激战正酣。只见一台机器人起脚,球精准地绕过“人墙”,却被预判落点的守门员解围,双方球员攻防转换瞬息万变。皮球来到中场,4名球员同时扑过来,其中一台机器人在对抗中踉跄倒地。不到3秒钟,机器人又流畅地翻身爬起,迅速投入下一轮进攻。上半场10分钟的比赛时间内,山海队就攻入三个球。
整场比赛过程中,4支球队机器人进球、传球、解围,以及跌倒后快速起身站立的精彩表现,都引得现场观众频频欢呼鼓掌。
相比于跑步、跳舞等项目,机器人足球赛完全依赖AI策略自主运行,无任何人工遥控,也无人类保护员干预。此次的5V5赛制是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启用,也是本届运动会的一大亮点。5V5赛制场地面积更大,不仅要求机器人本体具有更强的续航能力,也对机器人在场上的目标检测、路径规划、团队协同等方面的技术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5V5赛制更考验机器人之间的协同配合和战略选择,同时要求有足够好的机器人本体。”RACP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国际理事会主席周长久说,“目前来看,中国在机器人本体产业链运作方面已经处于国际领先位置,在算法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在团体足球赛项目开展比拼,也标志着人形机器人竞技突破传统“单机操作、单打独斗”的技术瓶颈,正式迈入“多机协同、团队智能”时代。“现在的机器人踢足球,大约相当于人类两三岁的水平。”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带队教授燕必希笑道,“相信用不了多久,机器人足球赛就能踢得非常流畅,为观众带来极具观赏性的精彩比赛。”(记者 杨天悦 潘福达)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