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至27日,2025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科技产业化大会成功召开。活动由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主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共筑高质量发展新未来”为主题,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展开深入研讨,吸引了众多行业权威专家、学者以及企业代表参与,为我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科技强国建设注入新活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在致辞中强调了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中的主力作用,剖析了科技产业化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意义,并勉励科技工作者秉持爱国情怀与创新精神,攻克核心技术难关,助力实现科技强国目标。
中国科学院院士胡事民、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袁勇、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王广欣等院士专家,分别围绕深度学习框架革新、隧道衬砌3D打印建造技术、金属Co在芯片领域的创新应用等议题开展专业研讨,展现尖端技术的突破方向,为行业发展提供战略启示。
大会同期举办绿色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智慧民航与航空运输、合成生物制造三大产业化分论坛,分别围绕行业热点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分享最新技术成果和实践经验。智慧民航与航空运输分论坛围绕航空5G技术应用、机场航空器噪声监测、民航智慧空管技术等议题,探讨科技创新如何提升民航的安全性、效率和服务质量;绿色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分论坛聚焦“双碳”目标下绿色低碳技术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围绕公路工程、排水沥青路面技术、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合成生物制造分论坛则关注生物制造领域的前沿技术与产业化路径,共议生物经济前沿突破方向。各论坛通过多维对话与思想碰撞,整合产学研多方资源,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注入新动能。
关于中关村论坛
中关村论坛创办于2007年,以“创新与发展”为永久主题,是我国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论坛由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等组织机构支持举办。中关村论坛年会主要包含论坛会议、技术交易、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等五大板块,在年会期外,举办贯穿全年的常态化系列活动,高位链接全球创新资源,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相关人物